何謂血壓?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動脈血壓的形成是由於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兩者相互作用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所致。
血壓分為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收縮壓是心髒在收縮射血中期即心室收縮時的壓力,借以推動血液在動脈內向前行進,此時動脈擴張,動脈血壓急劇上升達到最大的壓力;舒張壓是心髒在收縮射血末期即心室舒張時的壓力,此時的動脈壁回縮,動脈血壓降到最低的壓力。
收縮壓值的高低取決於心肌收縮力的大小和心髒搏出血量的多少;而舒張壓值的高低取決於動脈壁的彈性和小動脈阻力影響。收縮壓和舒張壓保持一定的脈壓差,即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一般脈壓差3.9~5.3kPa(千帕),30~40mmHg(毫米汞柱);左、右兩側脈壓差一般為1.3~2.7kPa(10~20mmHg),其中下肢較上肢偏高2.7~5.3kPa(20~40mmHg)。正常情況下,夜間血壓的均值比白晝血壓值低10%~15%。
在正常情況下,血壓通過心排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的瞬時調節來維持,其發生在小動脈、毛細血管後靜脈(容量血管)、心、腎,通過血容量來調控血壓。而通過自主神經係統發揮作用的壓力反射與激素調節機製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等在四個調節部位維持著正常血壓。人體的左右兩側和上下肢均有正常的脈壓差,人體的脈壓差大,說明動、靜脈的血管韌性和彈性差,動脈粥樣硬化,易誘發腦血管和主動脈夾層破裂,需要對抗動脈硬化治療。
何謂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個漸進性,由複雜和相互關聯著的病因學引起的心血管症狀,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疾患。
早期症狀常在持續血壓升高前就有表現,所以,高血壓不能僅以離散的血壓升高來判斷,其最終損害的是靶器官,高血壓的發展與功能性和結構性的心血管異常有密切的關係,這些異常會損害心、腎、腦血管係統和其他器官,從而導致過早的病態和死亡。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和繼發性高血壓(症狀性高血壓),發病機製尚未完全闡明,早期僅見全身小動脈痙攣,持久的小動脈張力增高,進而加重病情,使多種器官血流減少而發生功能障礙,尤以心、腦、肝、腎最甚。在病情進展上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
緩進型:原發性高血壓早期無症狀或有頭痛、頭暈、頭脹、耳鳴、眼花、急躁、記憶力減退、對外界變化較淡漠、心悸、失眠等症狀。中、後期的表現主要決定於心、腦、腎的病變。
心髒除有時有心悸外,其他症狀不明顯;可有腦血管間歇性痙攣、腦出血和腦動脈血栓形成。腎功能減退時,可出現多尿、夜尿,尿液中檢查有蛋白、紅細胞和管型細胞,尿比重低,最後可發展為尿毒症。
急進型:即惡性高血壓,多見於30歲左右,發病急驟,病程進展較快,血壓顯著增高,舒張壓常持續在13.3kPa(100mmHg)以上。
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有遺傳因素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大吃大喝也不見患有高血壓,有些人吸煙一輩子也未曾患肺癌,而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得上糖尿病或不吸煙的人卻早早地罹患肺癌!
的確,有些疾病具有遺傳傾向,對一些疾病就有易感性。為此,科學家曾培養了一群“遺傳性自發高血壓”的老鼠模型觀察,結果它們子孫中100%會發生高血壓。專家認為:高血壓屬於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的最典型的病種。
通過對高血壓家係調研發現,父母患有高血壓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為45.5%;父母一方患高血壓者,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為28.0%;而父母血壓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僅為3%。
糖尿病也具有遺傳易感性,尤其是2型糖尿病,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病率明顯高於家族史陰性者,而父母均為糖尿病患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幾率為正常普通人的15~20倍。
導致血脂代謝異常的原因眾多,其中危險因素包括有遺傳、環境、營養過剩、缺乏鍛煉、超重和肥胖等,但在相當多發生血脂異常的患者存在一個或多個遺傳基因缺陷,由於遺傳基因缺陷所致的血脂異常具有家庭聚集性,所以臨床稱為“家族性血脂異常”。
此外,乳腺癌、胃癌、大腸癌、肺癌、抑鬱、哮喘、癡呆等均與遺傳有關。其中抑鬱症者親屬中患病的幾率遠高於一般人的30倍,且親屬的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就越高,其概率為一級親屬(父母、子女)為14%,二級親屬(伯、叔、姑、姨、舅)為14%,三級親屬(堂兄妹)為3.6%。
不要讓血壓高高在上!
高血壓在直觀上表現血壓升高,症狀和感覺並不太明顯,但實際而深層的損害卻落在靶器官上,涉及心、腦、肝、腎、眼等,導致殘疾或死亡,因此,常被稱為“無形殺手”。據我國2010年普查,全國已知患病人數達2億例,也就是說成人中每7個人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
心髒:血壓升高後可加重心髒後負荷,引起左心室肥厚,繼而心髒擴大、心律失常和反複心衰發作。此外,高血壓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常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等。高血壓早期心功能可能正常,伴隨病程的進展常先出現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繼之可出現收縮功能不全,如心悸、呼吸困難。若血壓和病情未能控製,可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咯粉紅色泡沫樣痰、肺底出現水泡音等急性肺水腫征象;心衰反複發作,左心室可產生離心性肥厚,心髒擴大,後期甚至發生心力衰竭。
腎髒:伴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夜尿增多,繼之可出現蛋白尿、管型、紅細胞。高血壓有嚴重腎功能損害時,可出現慢性腎衰竭,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厭食、尿量下降,血液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上升,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腦:高血壓可致腦小動脈痙攣,發生頭痛,多發生在枕部,合並眩暈、頭脹、眼花、耳鳴、健忘、失眠、乏力等。當血壓突然顯著升高時可產生高血壓腦病,出現劇烈頭痛、嘔吐、視力減退、抽搐、昏迷等腦水腫和顱內高壓症。高血壓腦部主要並發症是出血性腦卒中,常在血壓明顯升高時、心情波動,情緒激動、排便、用力等情況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