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到下次八院聯考名次變化的時候,再作相應變化。

這下,可是給整個寧家族氏的孩子們都打了一個大雞血,人人奔走相告,不愛讀書的娃兒們也開始積極地拿起書本了。

娃兒們的家長們,也是摩拳擦掌的,回家就督促娃兒們好好讀書。

寧二夫人走路都帶風,她娘家小門小戶沒啥錢,她沒啥嫁妝,那又怎麼樣?丈夫當官撐一家門麵,兒子年紀小又會讀書,每個月可領四十兩銀子,她隻需要躺著就能享福!

寧大夫人眼紅得不行,轉念一想,手裏還握有一個寧驥,以後讀書全免費,每個月還能掙五兩銀子,蚊子再小也是肉,對他好點,讓他下次也考個前百名啥的,一個月就是四十兩,庶子也是子,也不比寧二夫人差太多。

這樣一想,對寧驥的態度是打心底裏邊,轉變了不少。

給寧驥張羅起衣裳鞋襪起來,屋裏頭的被褥也都該換新的換新,該晾曬的晾曬。

還給寧驥配了一個小書童。

讓寧驥受寵若驚不少。

寧大爺聽說了,便與寧大夫人的關係也緩和了不少,誇她會做人,有了度量,有當家主母之姿了,知道家和萬事興了,雖然是老夫老妻了,寧大夫人也很受用。

寧曜陽是個歇不住的性子。

一放假,就想出去耍。

他去找昔日裏京城的那些狐朋狗友們吃飯玩耍,吹牛逼,不過大家都不是很理解,他為啥這麼熱衷於讀書了,並且,寧曜陽書讀多了,腹有詩書氣自華,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他感覺與他們好像玩不到一起了。

好多觀念都不一樣了,但也不能說人家不對,不好。

人各有誌,大道萬千,這幫傻逼們還沒有覺醒,隻知道吃喝玩樂一些粗淺的東西。

於是,寧曜陽不和他們玩了,不如去鄉下摸魚打鳥來得快活。

加上京城裏的天氣確實炎熱了。

盛覓覓想了想,決定帶孩子們去鄉下避暑玩。

老侯爺夫妻聽說了,也強烈要求跟著一起去。

既然這樣,盛覓覓問了寧大姑母女三人,要不要一起去,寧大姑她們也願意去。

這下,隊伍就龐大了。

侯府一家子要去,姬夫子肯定也是要去的,姬夫子也願意下鄉,他都跟盛覓覓她們下過幾次鄉了。鄉下求知的孩子們多,他早晚在大桃花村下開課,十裏八鄉的孩子們都來聽課,人人都敬重他,讓他聯想到他小時候讀書難的情景,睹景思舊。

姬夫子一去,伯府那邊的寧驥與寧頊都會去。

寧頊還記得之前拔草之仇,人人都欺負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他練了這麼兩個月,感覺身體強壯了不少,他決定要去拔草了,一雪前恥。

哪怕別人不提議去稻田裏拔草,他也主動提起拔草的。

誰再是最後一名,誰是狗。

盛覓覓去,盛安知肯定也會去。

袁夫子也聽聞了她們要去鄉下避暑,也表示他有空,要跟著一起去。

這回下鄉去桃花莊,那可真正是浩浩蕩蕩一群人。

以往都是主子少,下人們跟著的多。

這回主子們都是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