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第七節
五一節勞動節學校放長假,管子征向甄阿姨借了一輛自行車,獨自騎車去工業區南麵的明月湖。你可知道明月湖還未開發,卻是古鎮人民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情侶。管子征順著國道,一路南下,過了三十分鍾,就看見國道順著明月湖的西畔筆直遠去。而管子征卻停在西畔,看著明月湖蕩著春波,直至地平線。而遠處的,接近地平線的是個南麵連著橋的小島,島上聽說有座廟,是龍王廟。
由於是假期,當管子征出了國道,騎進明月湖的南邊的公園裏時,裏麵全是人,大概都是小鎮上的住戶。畢竟明月湖並不出名,而且也未引起地產商的興趣。管子征把自行車用鏈條鎖鎖在樹邊上。公園叫憩園,靠近湖麵的岸邊都種著柳樹,而且樹的位置沒有規律,自然生長著,樹與樹之間偶爾隔三米,偶爾隔個一大空間,中間就看見明晃晃的湖水。公園裏也是雜草叢生,沒人打理,但是一派自然氣息。管子征走了一會兒,才看見一個環衛工人穿著製服,在那裏掃地。公園裏最多的不止柳樹,還有就是香樟樹,偶爾能看見銀杏樹,還有白樺之類的樹。總之,管子征發覺這裏公園好似似曾相識,哪裏都有這樣一個公園,其貌不揚。但是由於靠近水源,所以能聞見水甘甜,和初夏的樹葉的清新。期間還能嗅到白茶花的香,等過了樹林,眼前突然萬紫千紅起來,不知道哪個人精心的種了許多花似的,很多不知道名字的花,鋪滿管子征的眼前: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紫的如霞……讓人心曠神怡。時不時還能聽見幾對情侶的竊竊私語,還有就是繁忙的蜜蜂,一會出現這紅花之間,一會出現在那白花之間,看著讓人目不暇接。管子征也學著前麵的遊客,想摘朵花,留作紀念。沒想到,跑來個老爺子,對他嘀嘀咕咕說起來,大抵意思:萬物皆有靈,不能這樣沒規矩。然後看見管子征也不是執意要摘花,他便念起了:阿彌陀佛來。管子征笑了笑,繼續往前走,從花叢中的一道小徑往東走。
這回,就看見岸邊沒有了柳樹,能直接看見湖麵。能看見對麵的岸。原來,明月湖是東西長,南北窄的細長的湖,管子征能看見對麵也是應該的。沒走幾步,才發覺離湖岸南麵,沒多遠的地方是個公墓。看著公墓的牌坊上寫著:風景公墓。管子征此時菜恍然大悟,難怪精明的房產商沒用動此地,原來此地有公墓啊!
管子征好奇公墓裏都有誰?雙手什合,衝牌坊拜了拜,才放心進了公墓。進門往左,看見一戶三口之家一對夫婦,一個小男孩,在一塊墓碑前燒紙錢。管子征看見那墓碑上寫著明代解元衛公……下麵的名字就模糊了,看不清楚叫什麼名字。看墓碑是石刻的,也是文物的樣子。就好奇地問三口之家的年長的男子:“你們是這墓主的後人?”
年長的男子打量一下管子征,看他學生模樣,又無惡意:“對的,我們家是姓衛,我的第一代祖先是明代的解元,大概是正德年間。但是為人勤廉,得罪了宦官,所以被貶到風景鎮了。”
“我們衛姓是風景鎮上的大戶,鎮上三分之一都姓衛。”那個男孩子說,很驕傲的大聲說著,
管子征點點頭:“的確,我聽說鎮上的姓衛的人家確實很多,不知道跟這個衛公有關係嗎?”
年長的男子笑道:“由於衛公名聲好,又是解元,所以當時初了本來的四房子孫外,很多人附會的改了姓,所以姓衛的人很多。不過我們族譜裏,在世的姓衛的菜不過幾千人而已。”
“原來如此。”管子征心想:名聲好,的確能招蜂引蝶啊!
“請問貴姓?”年長的男子好心地問。
“免貴姓管。”管子征補充道:“管理的管,竹子頭的那個。”
“很稀奇的姓氏,名人我想起來的隻有一個。春秋第一霸齊桓公的宰相就是管仲,他跟你有關係嗎?”那男子好奇地問。
“關係到沒有吧。我聽說過這個人,但是族譜上沒出現此人。想想也不知道有什麼關係?”管子征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