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出京(下)(2 / 2)

\"免禮平身吧。\"

幾個呼吸的功夫過後,年輕天子微微擺手,喚起了在場的文武百官們,但消瘦的臉頰上仍是瞧不出半點感情波動。

朱由校很清楚,在場的朝臣們隻怕已然有人在心中打著令他\"一去不回\"的主意了。

\"臣方從哲,祝願陛下所向披靡,早日凱旋歸來!\"

撣了撣身上的灰塵,作為百官之首的方從哲上前幾步,聆聽天子最後的\"聖諭\"。

按理來說,依著大明朝的慣例,但凡天子\"禦駕親征\",必將欽點太子或者皇室宗親留京\"監國輔政\"。

但當今天子登基不過一年有餘,膝下尚無子嗣,自是無法令\"太子\"監國,至於前兩日朝中有關令\"信王\"監國的奏本,卻是被天子直接無視。

\"京中事,便交由諸位了。\"

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朱由校犀利如刀的眸子中終是湧現了一抹認真,並且欠了欠身,頗有些語重心長的吩咐道。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多瞧一眼,滿臉敬畏但眼神卻是遊離不定的\"幼弟\"信王,以及不遠處並肩而立的三位\"皇叔\"。

\"臣等遵旨!\"

不管當下心中作何感想,聽聞天子的\"囑托\"之後,在場的朝臣們紛紛跪倒在地,言辭灼灼的保證道。

而官道兩側,本是作壁上觀的百姓們,此時也不約而同的跪倒在地,但目光仍是集中在戰馬之上的年輕天子。

\"諸君莫慌。\"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哐當一聲,朱由校抽出腰間的長劍,將其高高舉過頭頂,略顯沙啞的聲音猶如巨石一般,狠狠砸向眾人。

下一秒,沉悶的戰鼓聲再度響起,本是停滯不前的隊伍重新向前,一麵麵明黃色的日月軍旗於空中獵獵作響。

\"大明萬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望著眼前漸行漸遠的隊伍,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歡呼著,而本就精神抖擻的士卒們更是下意識握緊了手中兵刃,嘴角湧現出了一抹笑意。

在頭頂烈陽的映射下,數千名神樞營將士沿著官道一路向西而行,他們將要在西山腳下和奉命隨同出征的京營將士彙合,旋即在通州乘船沿著運河一路南下。

...

半晌,及至紅色洋流的背影消失不見,腳下隱隱震動的大地也恢複了平靜,後知後覺的百姓們方才漸漸散去,但卻有不少人麵露譏諷之色。

依著市井間的傳聞,如今彙聚在山東的流民何止十數萬,早先攻城掠地的\"燒香人\"更是有了稱帝建國的趨勢。

就憑隨同天子出征的這兩萬多名官兵,真的能夠在諸多富紳豪商以及各級官員的陽奉陰違之下,順利平定叛亂?

此事怕是沒這麼簡單吧。

總而言之,幾乎在朱由校率軍出城的同時,便有無數封書信自各個城門而出,發往大明各地。

...

天啟二年三月,山東亂民暴動,天子領兵禦駕親征。

<<國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