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道希是一家租車店的老板,他與我毗鄰而居,專門出租高級客車。我十分欣賞他的品格,他很善於聽人講話,心胸開闊,又喜歡接受新事物,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有一天,我和他在一起喝茶聊天,當聊到偉人與成功者話題時,我們都認為那些偉人和成功者通常也都是能夠克服困難的人。接著,愛德華問我:“你聽說過納達尼·鮑德齊這個人嗎?”
我問:“是不是一位相當精通航海術的人?”
愛德華點頭說:“是的。他生於1773年,1838年去世。他在10歲之前幾乎是以自學的方式完成學業的,如拉丁文等。因此他能閱讀牛頓的《數學原理》。到21歲時,他已經算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數學家了。他自小就喜愛航海,又學習了航海術,據說他還在航海時教導全體船員如何用觀察月亮與星座的關係來計算船舶的位置呢。後來,他寫了一本有關航海術的經典之作。這對一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愛德華說的對,鮑德齊的確是個極富勇敢鑽研精神的人。也許沒有人告訴過他:“大學教育對於科學家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訓練。”因此,他能不顧一切地向前衝,用自學的方式得到各種必要的知識。在納達尼·鮑德齊或愛德華·道希這類人眼中,世界上沒有“困難”
二字。
對不思進取的人來說,困難是最好的擋箭牌。許多人把自己沒有獲得成功歸咎於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其實,即使他們真的上了大學,他們仍能為自己找出其他許多沒有成功的理由。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則不會為困難尋找借口,他們會積極地想辦法去克服困難,而不是退縮、回避困難。
有一次,亞曆山大·貝爾在工作不順利時,向他的朋友約瑟·亨利抱怨說,都怪自己缺乏有關電機方麵的知識,致使現在工作起來十分困難。約瑟·亨利是華盛頓區一家工學院的校長。他雖然同意貝爾的說法,但卻沒有說出來,隻是簡短地告訴他:“現在去學並不晚。”
亞曆山大·貝爾果然去攻讀有關電機的課程,最後終於成為曆史上對機電學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那麼,貧困是失敗的理由嗎?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的父親是一個鐵匠,後來父母離世,他又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IBM的董事長托馬斯·沃森,年輕時曾擔任過簿記員,每星期隻賺2美元。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沒有認為貧窮是他們的障礙。相反,貧窮成為他們成功的動力,他們把別人用在自憐上的時間全都用在了工作上。
終生忍受疾病痛苦的羅伯·路易·史帝文森並沒有因此而頹廢。與他交往的人,都認為他十分開朗、有活力;他所寫的每一行文字也充分流露出這種精神。正是由於他不願向身體的缺陷屈服,他的文學作品才更顯風彩,極具生命力。
回顧曆史,許多著名人物、成功人士都有身體上的缺點,如:拜倫爵士長有畸形足,朱利亞斯·凱撒患有癲癇症,貝多芬後來因病成了聾子,莫紮特患有肝病,富蘭克林·羅斯福則是小兒麻痹症患者,而海倫·凱勒更是盲聾啞俱全。
就是那些在銀幕上光彩照人的演員,也有很多坎坷遭遇。被譽為“女神莎拉”的莎拉是個私生女。她的童年充滿困苦與磨難,生活毫無希望。但她卻以堅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創造了不朽的輝煌人生。
我有一位朋友的兒子患有口吃的毛病。他外表英俊高大,成績優秀,同學和老師都很喜歡他。為了治好他的病,從小學開始,他的父母就為他請過許多心理專家和口吃治療專家,但成效甚微。
一天,他回家告訴我的朋友,他將代表全體畢業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辭,並開始興致勃勃地準備講稿。我的朋友除幫他積極察找資料和提供見意外,根本沒有提到該如何在演講時避免口吃這個老毛病。
畢典業禮終於開始了。這個男孩昂首闊步走上講台,開始發表演講。會場觀眾都鴉雀無聲地注視著他,因為許多人都知道他患有口吃的毛病。他一開始講得很慢,但很有信心,接著便很順利地把15分鍾的演講說完,絲毫沒有口吃的痕跡。等他講完之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男孩是竭盡全力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和困難,理應獲得他們的嘉獎。
卡爾頓·葛立夫是個小業主。一日,他開車經過莫裏鎮的一個十字路口,正好見到一名眼盲的少婦,牽著一條狗要穿過街道,卡爾頓急忙將車停了下來。
這時,一名男士走到卡爾頓的車旁,說明他是那名少婦的訓練師。他要求卡爾頓以後遇見這種情況,不用緊急刹車,他說:“訓練這狗就是用來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假如每部車子都像剛才一樣停下來,狗會以為這是應有的狀況,而不會特別警覺。這麼一來,一旦有車子不這麼停下來,便會發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