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三年之約,太子回朝!(3 / 3)

趙桓吩咐太監賜座,開門見山道:“宋青檸的情況,你們都知道了嗎?”

“知道!”

李綱率先回答。

他神色肅然,正色道:“官家,宋青檸案件的詳細奏折,陳相公已經先一步送回了,我們都知道具體的消息。這一案件,的確是觸目驚心,教訓深刻。”

徐處仁開口道:“殺了宋青檸,都便宜了這個老狗。滑州一州之地,被他禍禍得不成樣子,百姓的日子也是淒慘。”

王宗濋說道:“這廝該殺。”

吳敏說道:“官家,宋青檸已經處置了。隻不過這件事影響太大了,臣認為不應該公布出去,避免影響朝廷的顏麵,影響官家的名望,請官家明鑒。”

李綱聽到後皺起眉頭。

不公布?

隻是,李綱卻沒有急著表態。

陳東眼神銳利,強勢道:“吳相公的提議,我卻是不讚同的。官家主持朝政,堂堂正正,從沒有任何的遮掩,有什麼好顧慮的呢?”

“該處置就處置,該公布就公布。”

“這樣的消息都敢公布,可見官家的決心,可見官家對貪腐的容忍度。”

“公布宋青檸的處置,才能殺雞儆猴。”

“否則,就會讓人存有僥幸心理。”

陳東懟了吳敏一通,轉而看向趙桓,開口道:“官家,隻要是您堂堂正正的執政,天下萬民自然會擁戴,不會有人議論。臣認為,應該公布。”

吳敏冷聲道:“公布下去後,人心浮動,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官家英明神武,身上更是容不得有汙點。”

兩人吵鬧了起來。

“夠了!”

趙桓突然開口說話。

陳東、吳敏都不再說話,目光都落在了趙桓的身上,因為還要看趙桓怎麼決定。

趙桓繼續道:“宋青檸的案件,不能保留,也不能藏私,要一字不漏的撰寫清楚,再把朝廷的邸報下發各地,讓天下的官員知道。”

“朕不是聖人,更不是什麼毫無汙點的人。”

“出了這樣的事情,朕也沒覺得有什麼,該處置就處置了。”

“從這件事上,朝廷也要有這樣的風氣,遇到事情不要捂蓋子,不要藏著掖著,要光明正大的爆出來。”

“朕不追求什麼十全十美,更不追求十全武功。”

“朕的形象,也不是一點點貪官汙吏能影響的,所以從重處置,公開通報,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合理的安排。”

趙桓環顧所有人,開口道:“我大宋朝,就要有這樣刮骨療傷的魄力和膽氣,而不是遇到點事情,就要藏著掖著。”

李綱瞬間表態,開口道:“臣領命!”

事情定下,趙桓更是囑咐陳東,要加大力度查處地方,不合格的禦史台官員直接裁撤,能者上弱者下。

陳東心中也發了狠。

之前,一直在查處貪腐,沒想到如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除此外,朝廷也明發詔令,禁止官員經商。

一經發現,從重處罰。

在禦史台的強力手段下,官員經商的風氣漸漸扭轉,就算有人違背,也是兜圈子暗中進行,不像是曾經那樣。

趙桓也沒有再進一步開疆拓土,隻是讓嶽飛留在西夏,慢慢的穩定地方,著手消化目前大宋的疆域。

時間飛逝,轉眼間已經過去三年。

春末夏初,大理已經生機勃勃。

陽苴咩城已經更名為大理城,成為了雲南路的州府。

府衙中。

楊時坐在主位,隻是他背脊佝僂,臉上滿是皺紋,愈發的蒼老了。

趙諶雖說是太子,卻並沒有坐著,反而是站在了下方伺候,對楊時非常的尊敬。

楊時也讓趙諶坐下說,偏偏趙諶說他是弟子,理應伺候老師,對楊時始終謙遜尊敬。

三年過去,趙諶已經十七歲,快十八歲的年紀了。

他唇上也有了毛茸茸的胡須,雖然淺顯,卻已經慢慢蓄須。

如今的趙諶,已經近一百八十公分的身高,麵頰棱角分明,眼眸明亮,神色從容,完全不像是一個小孩子,反而像是個小大人一樣。

三年的曆練,他一直跟著楊時,完全不是養在溫室的太子,反而是經曆了無數的事情。

地方部落叛亂,趙諶去平定。

地方治理,趙諶也參與。

全方位介入了雲南路的治理,遇到了諸多的事情,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心,使得趙諶開了眼界,手段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是在楊時的熏陶下,有了足夠的心胸和格局。

趙諶正色道:“老師,您今天讓我來,有什麼事嗎?”

楊時打量著趙諶,眼神滿意,笑道:“太子,三年之約已經到了,雲南路目前也很穩定,老夫要回朝,太子也該回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