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大一個虧,唐茵會輕易放過夏後軍這幫人嗎?
想得美!
身為國際不知名“零元購資深體驗官”,從來隻有唐茵偷別人的,還從沒被人偷過家呢。
夏後軍此舉,在唐茵看來,已有取死之道。
不過,她剛在S大狠狠幹了一票,暫時不能太囂張,於是,唐茵決定,先把電視劇拍出來,等過了年,再連本帶利的收回來!
夏後軍這邊,沒有看到金坷垃公司的投稿,心裏暗暗失望,不過很快,年關將至,給他送禮、請他吃飯喝酒的人絡繹不絕,夏後軍忙著應酬收禮,一時間也忘了這回事。
他忘了,唐茵這個記仇的小心眼可沒忘!
1993年2月7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一大早,紀委和公安局就開張了。
公安局這邊,一上午就接了七樁入室盜竊的案子。
詭異的是,被盜的這七個受害者,雖然不住在一個小區,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頭銜——
《農業科學報》審稿委員會常務委員。
同一時刻,紀委也收到了一封匿名舉報信,還有兩個大號的紙箱子。
打開紙箱,裏麵有十幾個賬本,一疊亂七八糟的信件,還有一捆一捆的百元大鈔!
舉報信的內容倒是很簡單,寫信的人,自稱是一個“良心未泯的小偷”,他本來隻是想趁著逢年過節大家都在走親戚的時候,溜門撬鎖,給家裏的老人偷點糧油米麵,給孩子偷點學費。
沒想到卻意外發現了《農業科學報》審稿委員會集體貪汙腐敗、學術造假的驚天醜聞!
他一個小老百姓,實在不敢蹚這趟渾水,隻能把證據寄到紀委,希望紀委的領導能一查到底。
最後,小偷還代表廣大底層家長,對紀委發出了靈魂質問:
是不是出身寒門的學生,無論怎麼努力,哪怕考上了研究生、博士,也一樣沒有出頭之日?
辛辛苦苦搞科研、寫論文,最後卻被夏後軍這幫人,動動手腳,就變成了他們的科研成果,而真正的原創作者,卻被汙蔑成了抄襲的小偷?
如果這世道變成了這樣,那他們省吃儉用的供自家孩子考大學,還有意義嗎?
看完這封信,紀委的領導們老臉一紅,表情瞬間嚴肅起來。
是啊,老百姓省吃儉用,全家甚至整個村勒緊褲腰帶,想供出個大學生,還不是指望著孩子功成名就,能造福鄉裏?
要是他們知道,含辛茹苦供出來的大學生,到了大學,還是被壓迫剝削的最底層,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整個社會的信仰,恐怕都要崩塌了呀。
堅決不能放任這樣的事情出現!
紀委的人也知道,這封信裏的小偷有些蹊蹺,畢竟,哪個普通人有本事一夜之間偷了七戶人家啊?
還精準地翻到了人家的犯罪證據,還連夜寫舉報信,把證據打包送到紀委門口……
他們懷疑這是早就有人發現了夏後門,呸!是夏後軍這幫人的犯罪行為,又不敢實名製舉報,隻能找了幾個小偷,假裝不小心,把證據給偷了出來。
果然,等他們去夏後軍家裏搜查的時候,夏家不能說是偷得精光吧,簡直就是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