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溥儀接見外人的日期,這天的上午,禮節也和昨日差不多,靜鞭響處,戲鞭再合;曲蓋傘既舉,溥儀夫婦同升大殿。這時溥儀衣黃緞的繡服,嵌金大褂、雀頂金翎、神采栩栩;溥儀夫人也衣黃緞繡袍,頭上戴著緞髻,鳳釵銀鈿,益顯出她的龍鳳之姿來。夫人的後麵是洵振兩王的福晉侍立在側。
當樂聲齊奏時,外賓分排入賀,溥儀一麵微笑著,並操起很純熟的英語說道:“咱們今天和諸位同在一堂,非常地榮幸!又承諸位相賀,咱也是很感激。願諸位今後共亨安寧的樂趣!”
說著,便手把酒盞,微微地飲了一口,又和外賓一一握手,各國公使始告辭而出。外賓既去,又是些清室忠臣,如陳玉琛、梁敦彥、聯芳、世續等,也列著隊就殿階下叩拜。辜鴻銘因來得遲了,乾清宮侍衛不放他進去。辜鴻銘沒法,便跪在乾清宮門口叩頭大哭了一物,方才自去。他這舉動似乎自己一片忠忱,不獲知於故主,所以一腔悲憤無可發泄,隻得叩頭大哭了。溥儀這場婚禮,事前雖不曾通知各處的,但事後卻哄傳遠近,而且有詫為奇觀的。民國的時代能再睹這君主結婚盛典,也是曆史上一種紀念啊。
光陰荏苒,轉眼是民國十四年了。在十三年的冬天,因為曹錕做著賄選總統,吳佩孚和張作霖在那年戰過一次,張作霖大敗出關,從此便養精蓄銳,一心要報前仇。到了去年的秋間,盧永祥在浙江發難,和江蘇齊燮元苦戰了兩個多月,張作霖就調兵進關,響應盧氏。吳佩孚也傾全國之兵同張氏決戰。這個當兒,國民軍首領馮玉祥,他受了吳佩孚的密令出兵熱河。不料馮玉祥麵上答應了,暗中卻和奉天張作霖通了聲氣,就與國民軍師長胡景翼、嶽維峻、孫嶽等一班人私下結合好了,但等吳佩孚出京進兵督戰的時候,馮玉祥便由熱河回 軍,圍住北京,囚了曹錕,截斷了吳佩孚的後路。這樣的一來,吳氏不得不敗退天津,甚至隻身走嶽陽,度他兵艦上的生活去了。馮玉祥既倒戈進京,在這當兒卻實行起封閉清宮來。他的意思以為民國成立將十四年了,清宮依然存著,而閉門做他的小皇帝,仍舊亂贈誥命,濫加封典,那不是笑話嗎?況現已五族共和,溥儀雖是滿人,也同是中華民國的人民,帝位既除,就是平民,一樣有選舉之權,是漢民同等的待遇,怎麼任他妄作妄為,在那裏做小皇帝呢?這是應該鏟除的了。加之清宮裏的器物都屬人民公有之品,如今專製已沒有了,這些公有物應得還我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