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仙
人物介紹
張小凡:青雲山下草廟村的普通農家少年。性格倔強堅定,被普智看中而私傳“大梵般若”,後因屠村慘禍被青雲門收入,拜在大竹峰首座田不易門下。
林驚羽:青雲山下草廟村的普通農家少年。聰慧過人,與張小凡是兒時玩伴,共同經曆屠村慘禍,被青雲門收入,拜在龍首峰首座蒼鬆道人門下。
王二叔:草廟村村民中除了張、林二人外唯一的幸存者,也是當晚唯一的目擊者。因受刺激過大,已然發瘋,被青雲門收留,終日遊蕩,瘋瘋癲癲。
道玄真人:青雲門掌門人,青雲七脈中的長門通天峰首座。
蒼鬆道人:青雲門龍首峰首座。掌管青雲刑罰,威勢極重。
曾叔常:青雲門風回峰首座。
田不易:青雲門大竹峰首座。
商正梁:青雲門朝陽峰首座。
天雲道人:青雲門落霞峰首座。
水月大師:青雲門小竹峰首座。
蘇茹:田不易的妻子。道行高深。
田靈兒:田不易與蘇茹的獨生女。聰穎無比,資質過人。宋大仁:大竹峰門下大弟子。既是張小凡的大師兄,也是把張小凡救上青雲山的人。
吳大義:大竹峰門下二弟子。
鄭大禮:大竹峰門下三弟子。
何大智:大竹峰門下四弟子。
呂大信:大竹峰門下五弟子。
杜必書:大竹峰門下六弟子。掌管廚房事物。
齊昊:龍首峰首座蒼鬆道人的得意弟子。道行頗深。
第一集
序章
時間:不明,應該在很早很早以前。
地點:神州浩土。
自太古以來,人類眼見周遭世界,諸般奇異之事,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又有天災人禍,傷亡無數,哀鴻遍野,絕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
於是神仙之說,流傳於世。無數人類子民,誠心叩拜,向著自己臆想創造出的各種神明頂禮膜拜,祈福訴苦,香火鼎盛。
自古以來,凡人無不有一死。但世人皆惡死愛生,更有地府閻羅之說,平添了幾分苦懼,在此之下,遂有長生不死之說。
相較其他生靈物種,人類或在體質上處於劣勢,但萬物靈長,卻是絕無虛言。在追求長生的原動力下,一代代聰明才智之士,前赴後繼,投入畢生精力,苦苦鑽研。
至今為止,雖然真正意義上的長生不死仍未找到,卻有一些修真煉道之士參透些許天地造化,以凡人之身,掌握強橫力量,借助各般秘寶法器之力,竟可震撼天地,有雷霆之威。
而一些得道高深的前輩,更傳說已活上千年之久而不死。世上之人以為得道成仙,便有更多人投入修真煉道之路。
神州浩土,廣瀚無邊。唯有中原大地,最是豐美肥沃,天下人口十之八九聚居於此。而東南西北邊荒之地,山險水惡,多凶獸猛禽,多惡瘴毒物,亦多蠻族夷民,茹毛飲血,是以人跡罕至。而人間自古相傳,有洪荒遺種,殘存人世,藏於深山密穀,壽逾萬年,卻是無人得見。
時至今日,人間修真煉道之人,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又以神州浩土之廣闊,人間奇人異士之多,故修煉之法道林林總總,俱不相同。長生之法還未找到,彼此間卻逐漸有了門派之分,正邪之別。由之而起的門戶之見,勾心鬥角乃至爭伐殺戮,在所多有。
當長生不死看起來那般遙遠而不可捉摸,修煉中所帶來的力量,便逐漸成了許多人的目標。
方今之世,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占據。其中尤以“青雲門”、“天音寺”和“焚香穀”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
這個故事,便是從“青雲門”開始的。
第一章青雲
青雲山脈巍峨高聳,虎踞中原,山陰處有大河“洪川”,山陽乃重鎮“河陽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青雲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真容。青雲山山林密布,飛瀑奇岩,珍禽異獸,在所多有,景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
隻是更有名的,卻是在這山上的修真門派──“青雲門”。
青雲一脈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為當今正邪兩道之首。
據說開派祖師本是一個江湖相師,半生潦倒,鬱鬱不得誌。在其四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路經青雲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之地。當下立刻登山,餐風飲露,修真煉道,未幾,竟於青雲山深處一處密洞內,得到一本無名古卷,上載各般法門妙術,艱深枯澀,卻是妙用無窮,威力巨大。
相師得此奇遇,潛心修習。忽忽二十年,小有所成,乃出。幾番江湖風雨,雖不能獨霸天下,倒也成了一方之雄。遂在青雲山上,開宗立派,名曰“青雲”。因無名古卷所載近於道家,他便做道人打扮,自號“青雲子”,後世弟子多尊稱為“青雲真人”。
青雲子壽三百六十七歲,生前收了十個弟子,臨終時叮囑道:“我半生說學,盡在相術,尤精於風水之相。這青雲山乃是人間罕有靈地,我青雲一門占有此山,日後必定興盛,爾等絕不可放棄。切記,切記!”
當時十位弟子紛紛點頭,深信不疑,青雲子方才溘然而逝。不料其後百年間,不知是天意弄人,或根本是青雲子相術不精,青雲門非但沒發達,反而日見式微。
十位弟子中,兩人早夭,四人死於江湖仇殺對決,剩下的一人殘廢,一人失蹤,隻傳下兩脈。
如此過了五十年,青雲山方圓百裏發生了從未有過的天災地震,山洪爆發,地動山搖,死傷無數,竟是又絕了一脈。而僅剩獨苗,卻限於資質,本領低微,早不複青雲子當年風光,反因那本古卷緣故,惹來外敵爭奪,幾番血戰,若不是青雲子留下的幾道厲害禁製法寶,隻怕青雲門已被人滅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整整四百年,青雲門毫無起色,幾乎可以用苟延殘喘來形容了。到了最後,甚至被人欺負到了家門口,青雲七峰中,除了主峰“通天峰”,其餘六座都被外敵占了,其中還有強盜悍匪,以做據點,四處搶掠,橫行不法。
不知情的人多有誤解,以為青雲門已墮落如斯,青雲子弟雖多般辯解,亦有心殺敵正名,卻是有心無力,可憐可歎。至今想起,那實在是青雲一脈最悲苦的一段日子。
直到距今一千三百年前,情況才有了改變。
大概是青雲子的相術終於顯靈了,或是上天累了,不再捉弄青雲門,在這個時候,青雲門第十一代傳人中,竟出了一個驚才絕豔、領袖群倫的絕世人物──青葉道人。
青葉俗家本姓葉,原是一貧苦書生,天資聰穎過人,卻屢試不中,後機緣巧合,為青雲門第十代掌門無方子收為關門弟子,年僅二十二歲。
青葉入門之後,隻一年便將無方子所傳的所有劍術法道領悟貫通,在眾弟子中獨占鼇頭。又過一年,便連無方子也隻能憑藉深厚修行與他勉強打個平手。無方子又驚又喜,斷然將祖師傳下的那本古卷拿出,傳於青葉自行參詳。青葉便就此在通天峰後山“幻月洞”閉關,這一關便是十三年。
據說他破關之時,正是月圓之夜。那夜冷月高懸,整座青雲山通天峰便如白晝一般。忽而狂風大作,後山竟有龍吟長嘯,聲震百裏,聽者無不變色。後,有淡紫祥光衝天而起,一聲巨響,幻月洞府豁然而開,青葉須發盡白,麵帶微笑,身有清光,緩步而出,眾人駭然,以為成仙。
其後,青葉正式出家,以本家姓葉,取青雲之青字,故名青葉。
當日他笑別恩師無方子,道:“師尊稍待,弟子出去辦事,一日即回。”
眾人不明所以,一日夜後青葉禦劍而回,青雲山六峰外敵,竟已盡數伏誅。青葉道人道法之強,手段之狠,一時間名動天下,青雲門聲勢大盛。
又過一年,無方子將掌門之位傳於青葉,自己清修去了,不再理門中瑣事。青葉掌權之後,勵精圖治,大力扶助同門,嚴格挑選傳人,加之他從那無名古卷上領會所得,有神鬼不測之威。
青雲門從此蒸蒸日上,五十年間,已是正道支柱,而到了二百年後,便已領袖正道各門諸派。
青葉真人高壽五百五十歲而逝,一生收徒嚴謹,僅傳七人,遂將青雲七峰分置七人,令七脈共傳香火。其中長門居於主峰通天峰青雲觀中,是一門重心所在。
及至今日,青雲門下弟子已近千人,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與“天音寺”、“焚香穀”並列為當世三大門派。而掌門道玄真人,功參造化,超凡入聖,更是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青雲山麓腳下,離河陽城還有五十裏地的西北方,有個小村落叫“草廟村”。
這裏住著四十多戶人家,民風淳樸,村中百姓多以上山打柴交於青雲門換些銀兩生活。
平日裏村民常見青雲弟子高來高去,有諸般神奇,對青雲門是崇拜不已,以為得道仙家。而青雲門一向照顧周遭百姓,對這裏的村民也頗為不錯。
這一日,天空陰沉沉的,烏雲低垂,讓人有股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從草廟村看去,那巍峨的青雲山直插天際,奇峰怪岩,隱隱帶了一絲猙獰。隻是,村民們世代居住於此,這般景象見過不知多少次了,毫不在意,更不要說無知小孩了。
“臭小子,你往哪兒跑?”
一聲喝罵,帶了幾分笑意,出自一個半大小孩之口。他看去十二三歲左右,眉目清秀,領著四、五個男女孩童,追著前方另一個小孩。前頭那小孩比他小了兩歲,個子也矮些,此刻臉上滿是笑容,拚力向前跑去,間中還回頭做了個鬼臉。
“張小凡,有種你就站住!”後頭那小孩高聲叫道。
前頭那叫張小凡的孩子呸了一聲,邊跑邊道:“你當我白癡啊!”說著反而跑得更快了。
一路追跑,這些小孩逐漸跑近了村子東頭的那間破舊草廟。從外看去,這座小草廟破舊不堪,也不知經曆了多少人世風雨。
張小凡率先衝了進去,不料一不留神,居然被門板絆了一下,撲通一聲,摔了個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