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河東裴氏(2 / 2)

此時此刻,裴昱麵前擺放著多份裴旻的文件報告,都是這些他動用人力物力詳細調查出來的結果。

“家夥,不簡單啊!竟是文武全才。”裴昱有些愛不釋手的的將報告,拿在手中反複細看,對著將資料整理好給他看的兒子裴元笑著道。

裴元頷道:“孩兒日前整理下麵送來的資料時,也為此嚇了一跳。文采甲等,琴棋書畫均有涉獵,皆有不菲水準。所謂明珠蒙塵,得不過如此。”

“明珠蒙塵不掩其芒!”裴昱抖了抖手上的資料道:“我相信就算沒有此次奚族入侵,他也會有一番成就。隻是會遜色些許而已……此子年紀輕輕武藝如此了得,文學課業皆是甲等,不論從文從武都能走出一方地。如此人才,在薊城學堂實在委屈他了,為父打算舉薦他前往河東稷山書塾,你看如何?”

裴元眼中有著一絲欣羨,稷山書塾是河東裴氏家族內部最優等的學府,在其中修學的裴氏子弟大多都是族中全力培養扶持的俊傑。而傳授學業的先生都是身在官場的知名之輩,甚至是退休下來的宰輔,所學的都是官場上真正用得上的實學,而非書籍裏的聖人學問。裴氏最出名的宰相裴寂、裴矩、裴行儉都曾當任稷山書塾的先生授學。隻要從稷山書塾順利畢業,家族將會以族中人脈,推薦他入朝為官,從而走上行政道路。走得遠,自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之臣,將名垂青史,就算仕途暗淡,亦是一方縣郡太守、長史,能夠活得有滋有味。

裴元早年卯足了勁兒想入稷山書塾,卻一直不夠資格。至今都懷有一定遺憾,為何自己當初不更努力一些。他頗為感慨的一歎,隨即笑道:“孩兒也覺得可行!”

**********

幽州薊城,驛館。

十萬火急的敕書從遙遠的國都長安傳至此處!

皇帝敕諭並州長史薛訥,即日繼任幽州都督職位,安定民心,鞏固邊防,以抵禦外寇,欽哉。特諭!延和元年八月二日!

正式繼任幽州都督的薛訥,春風滿麵的接過由新皇李隆基頒布的敕書,再一次執掌幽州兵馬大權。

麵對舊部舊將的慶賀,薛訥誌得意滿之餘,又有一籌莫展的感覺:幽州對於他來,可謂第二個故鄉,他早在武則時期,已經負責幽州防線,鎮守此地多年,但因與燕州刺史李進不睦,給太上皇李旦調到了並州,以孫佺接任幽州都督的職位。也因這番變動,唐軍邊軍幾乎全軍覆沒。他十數年累積訓練下來的邊軍,給孫佺敗的幹淨。現在他名為幽州都督,手上卻是一窮二白,要兵沒兵,要錢沒錢,隻有一千餘戰馬,還是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少年郎剛剛繳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