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並非如此,裴旻隻有十八歲,劍術固然凡,可真要對上千人精銳軍隊,也是凶多吉少。
當時真實的情況是裴旻出其不意,盛怒之下仗劍破開奚族的百人防線,將奚族兵的領奚族少主李沫可斬於劍下,造成了奚兵的動蕩混亂,有些不知所措。懷柔縣是富縣,人口過萬,隻是因為恐懼心理,百姓放棄抵抗,任由宰割。
裴旻起了個反抗的頭,還斬殺了奚兵腦,激起了縣裏百姓的怒火血性,他們拿起一切能夠抵抗的武器,瘋似地攻擊者劫掠中的奚兵。要知道燕趙北地本就民風彪悍,普遍百姓都是人高馬大。他們鋤頭棍棒擀麵杖,菜刀磚頭大鐵鍋甚至拳打腳踹嘴巴咬,一擁而上。即便是訓練有素的奚兵都抵擋不住,給打死毀屍泄憤不成人形,隻餘個別逃脫。
起此事王大叔慚愧一歎:“要是我早有那個勇氣,婆娘也許就不會……”正好有人要買燒餅,他感概萬千的拍了拍裴旻的肩膀道:“不了,我幹活了。好好讀書,為我們縣裏爭光。”
目送王大叔帶著些許沒落的背影,裴旻也知這戰亂的創傷不是短時間可以醫治的,打起精神,一路拜別鄉裏鄉親,出了懷柔縣沿著官道走向薊城。
薊城,照地理位置計算也就是日後的北京,是大唐通往東北的門戶。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薊城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貞觀、永徽朝唐軍出征高句麗也是以此地為後勤大本營。如今東北諸族勢力強盛,唐庭更是駐重兵於此,以控製奚、契丹等族,可謂兵家必爭之地。
不隻是軍事地位了得,薊城還是連接東北的交通要道,經濟地位也非同一般。
裴旻運氣不錯,在行路的途中遇上了一隻商隊。古人熱情,商隊東家見裴旻徒步趕路辛苦,正好車上還有空位,邀請他上車達他一程,比預計早上半日抵達薊城。
薊城經過多年修葺,薛訥又經營有道,多方修葺,宛如巨獸一般屹立大地。
謝過商隊東家,裴旻看著雄偉的薊城,心中感慨:薊城尚且如此,卻不知更加雄偉的長安、洛陽是何妨景象。
奚族方退不久,薊城防務格外嚴謹,出入薊城都需經城防兵士親自確認過所,方才放行。
過所也就是唐朝的通行證,隻要有過所在手,照規定的路線,從西北邊疆到東南沿海,迢迢萬裏,通行無阻。
裴旻配合的取出過所交給城防兵,由他們檢查真偽。
城防兵見過所來至於懷柔縣裴旻,頓時來了精神,確認真實之後,慎重的行了一禮道:“原來是裴英雄,薛都督有令:英雄再來薊城時,務必至都督府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