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聞言更是茫然,他搜遍腦中記憶,確定這是他第一次跟薛訥見麵,實在想不到兩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人,會有什麼交集,能夠幫得上薛訥,還隻有他能夠幫上的忙。
薛訥目光落在一旁的《周易新注本義》上,頓時來了興趣,道:“你懂兵法?”
裴旻搖頭道:“不懂,隻是隨便看看。大將軍是我崇拜的對象,他寫的書,就算看不懂也必須支持。”
薛訥大笑:“那我就考考你!”他開打了書案上帶鎖的抽屜,從中抽出了一份文稿,遠遠的丟給裴旻,道:“你看看,能看出什麼東西沒?”
裴旻接過文稿,認真看了起來:文稿竟然是一份行軍記錄:上麵記載著前任幽州都督孫佺的詳細動向,從出征前的準備,到出征直至遇敵慘敗,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記錄的清清楚楚。這血淋淋的戰事,十萬健兒就因為一個無能的統帥一去不複返。戰爭的殘酷,在這薄薄的幾張紙上記載的體現的淋漓盡致。
“可惡!”裴旻想起懷柔縣的情形,忍不住低喝了聲。
薛訥也一臉肅容道:“事情已經生,在憤怒也改變不了事實。靜下心來,認真的看。”
裴旻對薛訥點了點頭,平複心情,重新又看了一遍,依舊沒有現是什麼東西,見薛訥不急,又認真的看著行軍記錄,逐字逐字的推敲,反複看了幾遍,腦中突然有股奇怪的感覺,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突然想起剛剛看的兵法裏關於情報的內容。
薛仁貴在兵書中強調,行軍作戰,情報第一,預判估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想到這裏,他目光落在了文稿的中間部分:
延和元年六月十三日,率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分為三路進攻奚與契丹。
十六日,孫佺令李楷洛率騎兵四千為前鋒,自率主力繼後,向北開進。
二十二日,李大酺率八千騎兵與唐軍前鋒部隊在冷陘地區相遇,一舉將唐軍擊敗。
二十四日,孫佺聽聞李楷洛兵敗,不敢進兵,引兵欲退。夜晚,李大酺夜襲唐營,大破唐軍。
二十五日,孫佺依山結為方陣,以求自固,並且將軍中萬餘段帛和紫袍、金帶贈予李大酺求和,李大酺答應撤軍。
二十七日,在唐軍撤退時,李大酺突然動襲擊,擊破唐軍騎兵隊,將唐軍騎兵盡數殲滅。
二十八日,李楷洛部受襲,全軍覆沒。
二十九日,烏可利部受襲,全軍覆沒。
三十日,周以悌部受襲,全軍覆沒。
七月一日,孫佺部受襲,全軍覆沒。
“這不可能!”裴旻霍然起身,道:“大都督可有地圖?”
薛訥又從抽屜裏取出一塊羊皮地圖攤在桌上,地圖上詳細的標著遼東一塊的地形地勢,就算裴旻是個菜鳥,也能夠看得懂哪裏是山川溪流,哪裏是平原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