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倚門回首嗅青梅(1 / 3)

季漣笑道:“弟子也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先生。”

柳心瓴道:“殿下請講。”

季漣笑道:“弟子甚是好奇,為何顧首輔在先帝在時,一意扶持父皇;父皇在時,又來指點弟子呢?”

柳心瓴心下一驚,這個問題若是答不好,將來老師怕有滅頂之災,明明還有皇帝在,卻去支持一個連太子名分都沒有的皇子,這罪過可就大了,柳心瓴心裏一轉,硬著頭皮答道:“老師常教導微臣,為官者不為天子,而為黎民——況且殿下本就是先帝屬意的,將來……必是萬民之福。”

季漣若有所思,笑道:“顧首輔的道理,倒和朝堂上其他臣子不太相同……不過……弟子倒是可以理解。”

此後顧首輔便常常通過柳心瓴與季漣傳話,但季漣對父皇猶疑不定的性情卻一直頗為擔心。這些時日因與顧首輔和柳心瓴相談甚歡,不經意間冷落了玦兒,去宜春殿的日子漸少了起來。

到冬月十五那一天,玦兒在宜春殿等了許久,都不見季漣過來陪自己過生辰,一時怕他課業操勞,一時又思量著日子漸漸冷了起來,也不知道季漣夜裏有沒有凍著,想了許久,到了卯時都不見季漣蹤影,心裏著急,便自己出了門去崇明殿尋他。

到了崇明殿外頭,見小王公公和另一個小太監在門口打瞌睡,玦兒也不驚動他們,徑直往裏走去,誰知還未走到偏殿,便聽得裏麵歡聲笑語,似有女子的聲音。

隻聽得一個嬌豔欲滴的聲音道:“殿下,這梅花糕的味道甚是沁心,殿下吃一片可好?”

玦兒聽到這話,如晴天霹靂一般,透過那珠簾,隻見季漣神色輕佻,坐在幾次抱著自己寫字的椅子上——半個月前,季漣還在這裏摟了自己坐在他腿上,銜了蜜棗喂她吃,自從他們七夕在秋千架那一晚後,季漣便常讓禦膳房做了蜜棗來送她,每次照例都要親昵一番。隻是現在,他左右照舊坐著女子——而且是一邊一個,還在自己與他寫字的書案旁……

又見季漣去吃那梅花糕的神態,和與自己調笑時是一般的輕浮,不由得心神俱裂,萬念俱灰,也不知自己是怎麼走出來的,到門檻處竟忘了抬腳,摔了一跤,小王公公和另一個小太監立時就醒了,見玦兒來了,嚇得七魂去了六魄,忙叫到:“孫小姐您來看殿下啦……”

裏麵季漣聽見外麵有人摔跟頭的聲音,便已抬了頭,聽得小王公公叫“孫小姐”,忙奔出來,見玦兒跌倒,便去扶她,卻見她眼中晶瑩,一把把季漣推開,一路哭著跑了開去。

季漣被推在地上,問小王公公:“幾時來的?”

小王公公哭喪著臉道:“小的該死,小的剛才睡著了,不知孫小姐幾時來的……”

季漣忙跟小王公公道:“貝公公待會兒送了衣裳來,你馬上給我送到宜春殿去,我現在先過去,回來再找你算賬!裏麵那兩個,留住她們別讓走了。”

小王公公也知自己壞了事,忙不停的求饒,季漣不耐煩的揮揮手,便朝宜春殿趕過去。到了宜春殿,隻見高嬤嬤和髻兒在,高嬤嬤道:“小殿下,小姐不是過去找你了麼?怎麼沒見和你一起回來?”

季漣一聽說玦兒沒回,便又往回去的路上找了一遍,仍是一點蹤跡也沒有,忙叫幾個小太監在崇明殿到宜春殿間附近的地方去找,自己準備到宜春殿去候著,心想她總是要回去歇息的,一麵又憂心不知道玦兒這次生了多大的氣。

玦兒其實已經到了宜春殿,隻是一時不知道怎麼進去和高嬤嬤說這件事,便在園子裏一個假山石後麵躲著哭,後來見季漣追過來找她,更不敢出來,心裏一時憶起無數往事————

剛進宮時,宮裏沒有和自己同歲的孩子玩,季漣常過來,手把手的教她寫字;

南薰殿裏,他拿著師太給自己抄錄的詩詞,一句一句的教她背——雖然當時她還不甚明了那些詞句的意思;

秋千架上,他無比溫柔的眼神,直入自己心底,那時的溫度,似乎還在唇邊;

七夕盟誓,他說將來要娶自己做皇後,讓自己萬千寵愛集於一身;

曲江池畔,他和自己坐在小舟上,隨水波漂流,他摘下蓮蓬,撥了蓮子,去了苦芯,喂給自己吃;

他說自己比荷花還要美……說白裏透紅的荷花,也不及自己嬌俏可愛,那時的吻,像湖畔的清風,拂過自己的心;

他說玦兒你怎麼還不長大呢?怎麼還不到十五歲呢……到了十五歲,季哥哥就可以下聘了……

離七夕時的盟誓,似乎才一年多,從他的生辰,到自己的生辰,他竟然在自己坐過的椅子上,摟著別的女人,用和自己親吻時的方式,去接別人喂的梅花糕……冬日的陽光照下來,玦兒卻覺得那陽光分外刺眼,不似月色的朦朧誘人……哦,該死的月色。

她哭了半晌,又想起師傅的話“男人的誓言,你姑妄聽之,姑妄信之”,當時聽不懂,現在似有些明白……難道要自己接受他這樣的行為?不,絕不可能,今天有,以後隻會更多……自己怎麼辦呢?這個宮裏,走到哪裏人們都會談論起漣殿下和孫小姐……宮裏是不能留了,回家?自己很久沒有在父母身前盡孝,也不知師傅還在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