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想象力遠比課本知識更重要(1 / 2)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有一條蜈蚣,可以用它那100多條腿跳出非常美妙的舞蹈。每次它跳舞,森林中所有的動物都會跑來觀賞,大家對它那曼妙的舞姿都很欣賞。惟獨有一隻烏龜不喜歡看蜈蚣跳舞,或者是出於嫉妒,它製定了一個惡毒的計劃,給蜈蚣寫了一封信,說:“噢!偉大的蜈蚣啊,我對你精湛的舞技真是佩服極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跳的,你是不是先抬起你的第28號左腳,再抬起你的30號右腳?還是先抬起你的第17號左腳,再抬起你的第44號右腳?我熱切期待你的回信,崇拜你的烏龜敬上。”

蜈蚣讀完信後,馬上開始思索自己是怎麼跳的。自己到底是先抬起哪一隻腳?然後再抬起哪一隻腳?從此蜈蚣不會跳舞了……

這正是一個理性思考扼殺了想象力的例子。無獨有偶,2010年11月24日,重慶晚報報道了如下一則消息。

根據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全球受調查的21個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此外,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隻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隻占14.9%。

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曹可凡采訪法國著名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時問她:“您為什麼能夠精通演戲、跳舞、繪畫等這麼多藝術門類?”朱麗葉十分詫異地說:“這很正常啊,我們小時候什麼都想做,在我們的心裏沒有疆界,為什麼長大後就會有疆界了呢?”然後朱麗葉反問曹可凡:“你難道不畫畫嗎?”

其實,朱麗葉·比諾什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但她不僅能演大型的舞台劇,還在法國開過畫展。她之所以會取得這麼多的成就,關鍵就在於她所說的“疆界”這個詞,說到底,孩子們內心的疆界不就是想象力嗎?

我們小時候都畫過太陽,老師通常會這樣教:先畫好一個圓圈,然後在它的周圍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線,最後在圓圈裏添上紅顏色……這是成人的思維和經驗在學生頭腦中的再現。在優秀的美術老師那裏,他會調動小朋友的想象力,畫出各自心中的太陽。有圓的,有扁平的,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表麵上看,兒童的想象力顯得可笑而幼稚,但這對他們思考能力的成長是非常珍貴的。

反觀我們的教育,學生們心靈的疆界其實早早就被束縛了,想象力的翅膀也早被剪斷。雖然有不少少年天才在各種數學競賽中披荊斬棘、摘金奪銀,雖然在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所讀博士的中國學生也是全世界最多的,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中國籍的科學家獲得過令人羨慕的諾貝爾物理、化學獎,也沒有新的四大發明出現。

黑格爾說過,想像是藝術創造中最傑出的藝術本領。歌德母親教育孩子的經驗就很值得我們借鑒。她講故事的方法很獨特,總是講到一半的時候就停下來,餘下的故事則讓小歌德發揮。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自由發揮就是發散思維,就是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