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2 / 3)

楚方白道:“老楚還沒能把這孩子拐來做徒弟。他是我今日裏才在路上認識的,自有他的師傅教導呢。”

張丹楓忙道:“晚輩張丹楓,見過這位師太。”

楚方白又向他介紹道:“這位師太是恒山派的神尼,恒山三定的定逸師太,一手劍法極是狠辣,威力無窮。你也是使劍的,不如多向她討教,倒是難得的機會。”

他話音未落,張丹楓便訝異地看向他。楚方白暗道不好,他當然知道張丹楓是使劍的,可是作為楚方白,他可從來沒有見過張丹楓用劍——張丹楓身上,根本就沒有佩劍。

不過這會兒再解釋什麼,才是欲蓋彌彰。楚方白隻當做沒看見他的眼神,又向定逸道:“那邊那位,是與我同路的於謙大人。定逸師太在山西,應當聽過他名字的。”

定逸聞言,果然肅然起敬。正統六年時,於謙在山西任巡按,儲糧上百萬,按時節發予不能自活的百姓。又修河堤,植樹打井,活人無數,山西百姓盡皆稱道為於父母。恒山派雖是武林門派,也多聞其令名,定逸性情直爽,更是佩服這樣的清官能臣。

當下定逸便向於謙納首,道:“今日得見於父母,老尼姑卻這般失禮,鬧得客棧不安,驚擾了於大人,實在不該!”

於謙守禮,站起來側過身沒有受她的禮。定逸是出家人,又是年紀不輕,於謙卻也仍舊不正眼看她,隻道:“都是百姓們過譽了,於父母之類稱呼,於某不敢當!”

原本恒山諸人還對楚方白包下客棧,令她們無處投宿的事情有些怨言,見了於謙,不滿頓時煙消雲散。

膽子大的一個十三四的女尼,還湊過來細看了一遍於謙的長相,然後奔回師姊妹身邊,一口山西土話,笑道:“這回死了也甘願了,竟叫我親眼看見了於父母!”

張丹楓在一旁看著這出奇景,於謙不由有些尷尬。朝堂上再多波瀾,他也都能處變不驚,隻是今日遇到這群江湖女子,卻是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實在是從未見過這樣放得開的女子,竟是把他當作一景來看了。

好在這時楊廉庭帶著小二捧飯菜過來了,楚方白借機替於謙解了圍,道:“莫笑了。奔波一天,你們竟是不餓?那個是儀和罷?嘴上說得便宜,若是今日裏你真的餓死了,怕是在閻王爺麵前,哭著也要回來呢,還說什麼死了也甘願?”

儀和不過是少女年紀,當下跺腳道:“楚師叔這樣說可讓人不願意!誰個會哭!”

定逸喝道:“你們取笑與於父母,還有理了不成?吃飯!”

~~~~~

楚方白、張丹楓、於謙坐了一桌,楚方白讓楊廉庭也坐了,這一桌上也才四個人。

恒山派十二個人,分做了兩桌,定逸看珠兒可愛,摸了她手腳脖頸,直說好根骨,抱在懷裏竟是不還回來了,就帶著她和自己一道吃飯。

飯畢,幾個年少的恒山弟子已經是嗬欠連天,珠兒也揉著眼睛,一副困頓模樣,定逸便道:“今日叨擾了,還要多謝老楚勻出幾間房給我們住。”

楚方白道:“老楚這裏才幾個人?原本就住不得那麼多房。”

定逸也不與他客氣,領著自己的徒弟徑自找了幾件空著的客房住。楚方白看了眼楊廉庭,今晚大概隻能和這小子住一間房了,總不能讓他去和張丹楓擠。和於謙更是不行。

然後楚方白便看到,張丹楓正饒有興味地看著他呢。楚方白原想當作看不見,可耐不住他目光灼灼,隻得道:“張少俠有事?”

張丹楓不緊不慢地笑道:“在下是覺得,楚兄可真是個有趣的人,先前在下可沒說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