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逆反心理讓我們偏不買(1 / 1)

心理學關鍵詞:超限效應

你有過“偏不買”的經曆嗎?是什麼讓你偏偏不買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

這種超負荷的刺激與灌輸而引起心理反抗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也正是這種心理讓我們偏偏不買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種:

感覺逆反

當人們的感覺器官持續受到某一物品的過度刺激時,就會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形成感覺適應。如連續品嚐甜食,會降低對甜度的感覺,產生味覺適應。這就是日常人們吃過雪糕,再吃西瓜會覺得西瓜不甜的道理。此時倘若繼續增加刺激量,就會引起人們厭煩、膩煩等心理,從而對該商品產生抵觸、排斥心理。

廣告逆反

在廣告宣傳中,某些不適當的表現形式、內容等也會形成過度刺激,引起人們的反感。比如,同一時間連續播放幾十則廣告,表現手法雷同、過分渲染、誇大或吹噓,表現內容庸俗低級等,都有可能引起人們的厭煩、抵觸情緒。

低價逆反

價格在人們心中具有敏感性高、反應性強、作用效果明顯的特點。一般價格的漲落會直接抑製或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兩者呈反向關係。但在某些特殊因素的影響下,如對物價上漲或下降的心理預期,對企業降價銷售行為的不信任等,也會引起人們對價格變動的逆反心理,導致“買漲不買落”、“越降價越不買”的逆反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