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秦致遠做了沈千頤的經紀人,沈千頤依舊沒有決定好選擇哪一個選項。秦致遠就說:“你這一次第一名的獎勵就是在張導的新電影中露麵,不如你先進劇組裏麵適應一下。然後你再做決定,如何?”
沈千頤點頭。
若是讓張導知道秦致遠的說法,他絕對會哭給你看的啊!秦·華真總裁·致遠。張導也是如今華盟的頂門柱之一,張導專攻大場麵,那種豪闊疏朗的掌鏡風格還真沒幾個及得上的。
張導的地位在華盟說不上第一,但絕對是前五。這種地位的人一般都是超然物外的,可再超然物外的人都會有需要妥協的時候,尤其是張導麵對的人是華盟數一數二的娛樂公司華真的總裁的時候。
在迎新晚會前一個星期,秦致遠就已經跟張導打好招呼說,迎新晚會第一名會進他的劇組,角色隨他安排。張導即使再不高興,聽了“隨你安排”四個字臉色也緩和不少。那時,張導已經做好決定,若是這個第一名太過遜色,他就讓他露一麵,反正不是“隨你安排”嘛?
然而,真正忙起來的時候,張導就將迎新晚會給拋到腦後了。他的劇組都是老班底,也都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還沒他們事的時候,他們要偷懶,張導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到了真正工作的時候,這些人可絕對不會掉鏈子。而現在的前期準備還沒弄好,導演、副導演、編劇等一溜人忙得死去活來的。其中,以編劇最為辛苦。
這一次張導的電影是主打武俠的,然而因為一百年去西方聯盟的作死,搞的所有的打鬥鏡頭全部都要馬賽克。曾經對古時的武俠世界膜拜得死去活來的張導惡意地猜想這會不會是西方聯盟的一個軌跡,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真正算起來,華盟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武俠已經成為華盟的一個特色之一。雖然去掉華盟,還有無數的其他“特色”可供選擇,像是宮廷宮鬥宅鬥各種鬥,又像是修仙修真修煉各種修。
可少了武俠這麼一個鮮明的特色,張導心裏的遺憾是一波又一波的。所以,張導才會出現死磕的情況。十部電影裏有五部是武俠的。哪怕張導出品的武俠電影很叫座,張導依舊不滿意,沒了打鬥的武俠就不是武俠。
然而,張導也隻是一個凡人,他倒是想要孤注一擲,可是他不能讓他的小弟喝西北風啊!特別是,那些個監製一聽到他要加入打鬥部分,一個一個眉毛豎得老高。
監製這個角色,有人這樣說:“他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製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製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在攝製組裏,監製和導演往往又是一對矛盾,他們常常是針鋒相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隻有到了拍完影片,他們才握手言和。”
而且,他們拒絕加入武打戲碼也不是沒有理由的,不單純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過去不是沒有人這麼做過,可是他們的票房……太過慘不忍睹了。監製他們的存在就是確保電影不撲街的,一切被觀眾抵製的元素他們也會抵製。為了自己的荷包,監製是打死都不讓張導弄武打戲碼的。
等張導拿到編劇的劇本以後,頭疼地看著編劇,欲言又止。編劇和張導合作多年,又怎麼會不知道張導的心結,那同樣是他的心結。可時移世易,要想將武打搬上銀幕,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了。還要讓觀眾買賬,就更加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