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聽瑤光說起朝廷,又說起動亂,不由得都覺得甚是有理,便都沉吟起來。
瑤光此時想的和別人不同,他如此說服張三豐,讓其他弟子學習《九陽真經》,而不是把這秘籍束之高閣,其實是因為知道等張五俠回歸,會有各大門派為屠龍刀威逼武當一事。
多年來,除了俞岱岩的傷勢外,這事是最讓他苦惱的。
他曾苦苦思索解決辦法,也曾想先出海去尋張翠山夫妻,可書中寫的簡單,大海茫茫,不辨方向,如今船運也是很發達,出海一事實在為難;
他又想,到了差不多的時間,跟著二師伯,到時候若能遇到剛好回來的五師伯一家,定要死死看好張無忌,別讓他說出謝遜還活著的消息。
可轉念一想,中間猶有很多問題,萬一因為蝴蝶效應,沒有剛好遇到五師伯;萬一自己沒能製止張無忌,雖然是小問題,但後果也著實麻煩。
更何況,在他看來,就算眾人真的知道謝遜已死,圖謀屠龍刀的人依舊會向瘋狗一樣追著‘見過謝遜的最後一個人,很可能拿到屠龍刀’的張翠山一家。
想了一圈,最後,瑤光還是覺得,外在因素固然有,可內在因素更為重要,若想不被各大門派威逼,武當首先要自己強起來,這個強須得對抗各大門派均不落下風才好。
想想原著,除了武當七俠外,武當竟再幾個能拿得出手來的弟子,以至於最後雙拳難敵四手,張翠山自盡,固然有妻子做下惡事愧疚難當,其實,何嚐不是怕自己給師門招來禍患。
否則,死前也不會說什麼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話了。
思來想去,瑤光心裏定了主意,才有了今日苦勸張三豐將《九陽真經》傳給武當眾弟子一事。
張三豐思慮良久,方才開口道:“鬆溪,你怎麼看?”
四俠張鬆溪平素沉默寡言,可料事少有不中,他聽師父問自己,便抬眼打量了一下瑤光,弄得瑤光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麼,略略緊張起來。
張鬆溪沒有直接說出見解,反而衝著瑤光,問道:“你那次臥底汝陽王府,可是遇到什麼事情,知道什麼消息了?”
眾人一怔,方才醒悟,“是了,瑤光從小就在武當山,這些大事他雖聰慧,但若沒遇到,隻怕還是想不到。今天竟然無緣無故提到朝廷……自古朝廷和江湖本是兩個體係,互不相幹,他無緣由的提起,必是因為那次下山在王府中遇到了什麼……”
又想起張鬆溪私下同他們猜測的三俠俞岱岩受傷真凶一事,不由得將目光齊齊投了過去。
瑤光頓時有些壓力倍增。
張鬆溪平素很少說話,但真要說起話來,卻很少有人說得過他,他見瑤光遲疑,便循循善誘道:“我私下猜測你是因事情危險,所以,不敢輕易出口告訴我們……我們也不急,總想著,有一日你想明白了就說了。可如今,你既已提出日後武當會有危險,又想增加大家的實力,何不直接把這危險說出來。當著師尊的麵,大家籌劃一下對策,俗話說一人計短,眾人計長,這樣總比你一個人胡思亂想的好。四師叔替大家擔保,眾師兄弟絕不會有一人魯莽行事。”
瑤光心思轉動,頓時覺得這是一個坦白的好時機,他想了想,忽伸手抓住俞岱岩俞三俠的手,才低頭道:“前些時日,六師叔已經訓斥過我,說不信任大家……”他有些羞愧,俞岱岩被他抓著手,以為這小徒弟是尋求師父安慰,便用力回握一下表示鼓勵。
瑤光有些心虛的望了望俞岱岩,接著道:“我並非不信任大家,其實,四師叔猜的沒錯,我卻是遇見了打傷師父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