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2 / 3)

武當自然無人攔他們,隻冷眼相待,一眾人正要灰溜溜離去,忽聽一女聲淒厲喊道:“快放下我的無忌!”

隻見殿後突然跑出來一個人,正是殷素素,她鬢發淩亂的追著一個蒙古軍裝打扮的漢子疾奔了出去,張翠山大驚,忙也追過去。

一直沒動的張三豐此時終於動了,他身形一晃,竟直接掠過全力奔跑的殷素素,眨眼的功夫就到了那蒙古漢子身後,一掌擊在他的肩頭。

此時,瑤光也回過神來,猛然喝道:“救無忌師弟,大家放箭,阻他一阻。”

武當三代弟子訓練有素的齊齊轉身,張弩開弓,他們自幼學的就是張真人改良後的《九陽真經》,雖然可能隻有第一層的修為,但基礎極為牢固,此時,一齊放箭,萬箭齊發,當真是如雨一般,在半空中織出一張箭網,向前籠罩而去。

群雄見了張真人如此武功,又見那萬箭齊發的景象,頓時心驚不已,不由得先讚了一聲:“張真人好厲害的功夫……”

又暗暗思忖了一句,“幸虧之前沒有把話說僵了,否則現在豈不被紮成了刺蝟。”

作者有話要說:

☆、第四十章

而今何事最相宜

那擄走張無忌的蒙古軍裝打扮的漢子先被張真人一掌拍在後背上,張真人百年功力深厚無比,他一個踉蹌就跌倒在地,還想再跑,身前卻是一排排入地三寸的箭簇.

他反身欲將張無忌擋在身前,張真人早一步躍了過去,單掌按住他頸側穴位,低聲道:“鬆手!”

他不由自主的手臂一鬆,一直掙紮不休的張無忌就落了地,他一落地就朝著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方向跑去,撲到殷素素懷裏,哭道:“媽媽!”

張真人抓著那蒙古漢子尚未說話,瑤光卻猛然開口道:“好一個名門正派,卻原來都是朝廷鷹犬,前麵威脅我們交出五師叔,後麵就與朝廷聯合綁架我五師叔的兒子!我說你們這麼想要屠龍刀呢,感情是接了朝廷的命令,如今,這是想要幫韃子朝廷號令群雄了?”

一眾門派不由得全部一愣,他們這些人有的好名,有的好利,為了一句‘號令群雄’爭奪屠龍刀數年,可在麵對民族大義上,卻沒有一個人敢含糊的。

元朝廷本是外族,這麼多年來對漢人又多有殺戮劫掠,視之如土雞瓦狗一般任意驅使,就算有那不爭氣的投降了朝廷,也是一件極為丟人,背祖忘宗的醜事。所以,此時聽了瑤光的指責,一眾人一反之前的沉默,紛紛辯解道:“絕無此事,吾等並不曾同朝廷有過勾結。”

正當眾人為自己辯護的時候,忽然山下又有好幾十號人上山,老遠就聽有人用內力喊道:“張真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某某派特來拜會。”

卻原來是四俠張鬆溪發帖子請的外援到了。

不到一刻鍾,陸陸續續就上來二三十人,其中,更有五六個一流的高手,見山上如此場麵,轉身就都站在了武當派一旁。

那些前來武當挑事的各派見此,腸子都快悔青了,隻覺得今日來武當挑釁當真是一招臭棋。

武當這邊越是勢大,那幫來挑事的門派表情就越發的苦澀。

一時間,再無一人開口,一片靜謐。

宋遠橋見此,雖心中覺得解恨,但他擔任武當掌門,凡事總喜歡留些後路,便站出來道:“各位聽我一言,諸位齊上武當,雖是因謝遜一事,但各位細想,鬧到今日這樣的地步,其中難道就沒有受小人挑撥的原因嗎?在下敢在此立誓,我武當派行的正坐得端,無愧於心,對屠龍刀絕無覬覦之心,別說沒看見屠龍刀,就算是看見,這種引得江湖大亂的禍害,也絕不會留用,必當眾銷毀,以正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