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熱能退下去不?要是退不下去,恐怕禦醫們也是回天無術了。

——

皇太後靜靜地在東次間的起居室裏坐了一會兒,默然流淚。她想起先帝走得早,當時皇帝才九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為了皇帝的皇位坐得穩,她沒少費心思培植宮裏的親信,拉攏外朝的閣臣。等到皇帝大婚以後親政,在政事上仍然要拿一隻眼看著,不敢完全放手,怕皇帝年輕,處理起來有差池。

好容易等到他當了爹,政事上也能應付得來了,可是又寵上了趙貴妃,把皇後和先為他生了皇子的蕭貴妃都給扔到了一邊。勸了他幾次,無奈他是明麵上答應了,可是背地裏依舊不改。

兒子大了,皇太後後來也不管了,隻想著他不要太過分就好。怕說多了,皇帝不喜歡。可是哪想到後麵竟然出了皇太子因病薨逝的事,皇帝因為傷心所以去西苑清修。這個皇太後也能理解,畢竟皇太子是皇帝最看重,也最費心力培養的一個兒子。這樣一個將要繼承大位的兒子薨了,皇帝傷心難過很正常。所以聽說皇帝後麵請了龍虎山的張天師來講經煉丹,皇太後並沒有阻擋,想著他能借此排遣傷痛,等心情好了也就能回到朝堂上理政了。

不曾想,因為這樣的一個小小的縱容,卻釀成了今日的大禍。一想到那張天師給皇帝煉製的仙丹,皇帝吃下去最後卻弄成這副樣子,皇太後不由得怒從心起,隨即站起來拿帕子擦了眼淚,吩咐人把韋瑜叫進來,讓她立即派東廠的手下去把張天師抓起來關進詔獄,要是皇帝有個好歹,定要活剝了他的皮。

韋瑜應了,說:“臣即刻就去辦。”

皇太後又吩咐韋瑜:“這幾日將宮門緊閉,閣臣們一個都不許放出去。內外都要讓你手下的人盯緊點兒。”

“是。太後。”

“去吧。對了,你再去辦了差回來見我,我有事要同你說。”皇太後最後道。

韋瑜點頭,隨即轉身往外走。方才皇太後吩咐的話實際上她早就辦了,那張天師她也早就讓人將他關在西苑的一間空屋子裏,命人看守著。另外緊閉宮門更是一早就吩咐下去了,而在千步廊和文華殿的閣臣們她也早就派了人去看著,不許他們亂走,隻等皇上和皇太後的旨意。

隻不過,她是個做事的人,眼光又比常人遠,即便辦了事,也不愛顯擺。這樣就會讓皇上等人覺得她這人實在不虛浮,況且會辦差,所以喜歡和信任她。

快步往萬壽宮外走,在殿門那裏的台階上卻碰到了匆匆走來的紀錦。

“三公主。”韋瑜停住腳,微微向紀錦一欠身恭敬喊道。

紀錦見到韋瑜,忍不住眼神一亮,問:“你這是去哪裏?”

“皇太後讓我去辦些差事,你快些進去見你父皇吧,他才醒了……臣一會兒就回來。”韋瑜眼中有關切之色,可是此時周圍的人不少,許多表示安慰和親密的話她也不能多說。

說完,又向紀錦拱拱手,便錯身離開。紀錦轉過身去,看了看她急匆匆離去的背影,好一會兒才收拾起心情往萬壽宮皇帝的寢殿裏走。

走進去後,在東次間先就瞧見了坐在鋪了黃色團龍錦墊的黃花梨羅漢塌上黯然垂淚的皇太後。

“祖母!”紀錦見狀眼圈兒一紅,一麵喊她一麵快步走過去。

原來韋瑜離開後,皇太後想起皇帝的病情以及過往母子互相扶持走過的歲月,忍不住再次傷心落淚,恰恰被跑來見皇帝的紀錦見到。

“錦兒……”皇太後看到自己最喜歡的孫女兒,心裏要過些,又不想在小輩跟前露出傷痛的樣子,而且她還覺得唯有她堅強才能穩定人心。所以,立時就扯出了掖在鑲嵌了雙金鳳紋的玉鐲上的帕子擦去了臉上的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