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載後,等到京城的王府建成後,說不定還沒有到大行皇帝進地宮安葬的日子呢。所以,晉王紀文楷留在京城是理所當然的。不過,韋瑜想,可能在皇帝選定了後妃後,兩位王爺就要到宮外居住了吧,畢竟他們以前是皇子,現在是王爺,新帝即位,他們作為皇帝的兄弟是不合適住在宮裏了,也不知道在新王府建成之前,會把他們挪到哪裏去。

新皇帝初初即位,顯露出的這種手段已經讓韋瑜對他全然改觀。這樣的皇帝難道真是那個懦弱無能毫無主見的二皇子嗎?她隱隱覺得這個皇帝難於應付。

不但是她,外朝的閣臣們以李易之為首的眾人也對皇帝的這一手頗為吃驚。許多人更是收起了對新皇帝的輕視之心,開始謹慎起來。本來禦史們還打算要上折子抨擊新帝不孝,違逆大行皇帝關於晉王就藩的遺詔的,這一下,他們也無話可說了。

可以說,紀文權剛剛登基稱帝,顯露的這一手就震懾了群臣。之前,大行皇帝擔心他懦弱無能,朝政會被權臣把持的擔心算是多餘了。

太皇太後知道了這兩件事後,雖然擔心皇帝可能對晉王紀文楷不利,可是另一方麵,她卻覺得新皇帝實在是個不錯的皇帝,他絕對有手段有能力,坐在皇帝位上很合格。所以,她去祭拜自己的兒子時,暗中對他說,他可以放心了,大夏的江山算是交到了一個合適的人手上。

——

大行皇帝移靈到殯宮後,新皇帝紀文權便開始每日視朝,一改其父皇的殆政,十分勤勉。贏得了群臣好百姓們的稱讚。

禮部和司禮監一起為皇帝挑選了後妃,初步選定了十二位女子,待到兩位皇太後過目選了十位,最後由皇帝再挑選,選定了一後四妃,剩下的五位封為嬪。六宮因為這些新的後妃的入住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皇帝是在臘月初十大婚的,封了蘇州知府曹淳之女曹氏為皇後,其餘的妃嬪有些是品級不高的文官之女,有些是京城附近的良家女子。

在皇帝大婚之後,原先住在清寧宮的兩位王爺就果然被挪動到了空置的武英殿居住。不過,武英殿在皇城內,倒沒有將他們挪出宮去。

待到皇帝大婚之後,韋瑜可算是能夠歇一歇了。自從先皇帝崩殂,一直到新帝大婚,這幾個月她忙得腳不沾地,都很少應紀錦之約去慈寧宮教她寫字。

自從蕭貴妃升級為慈惠皇太後入住慈寧宮後,紀錦便跟著她住到了那裏,跟母後同住一個院子,隻是她母後住的正殿,她住的偏殿。

等到失去父皇的傷痛過去,紀錦便開始想念起韋瑜來。不過,她也曉得韋瑜忙,恐怕抽不出太多時間來見她,不過一月她總要想見她兩次,所以依舊用了請教韋瑜書法的名義請她來見自己。

她娘自從兒子登基稱帝,自己又當上了皇太後,就再也不害怕和忌憚內相韋瑜了。先前她讓紀錦去色|誘韋瑜,誰知道沒成功,韋瑜油鹽不進,她過後還沒有反對紀錦和韋瑜繼續來往,隻不過是覺得韋瑜在宮中權大,不得罪她最好。一直到後麵她發現似乎自己的女兒紀錦對韋瑜產生了喜歡之情,她就暗中提醒過紀錦,不想女兒矢口否認,不聽她的她也沒辦法。

後麵紀文權做了新皇帝,事情多,要指著韋瑜的地方多,慈惠皇太後便也沒有發作,不讓女兒再和韋瑜往來,但每次韋瑜紀錦之邀來慈寧宮教紀錦書法時,慈惠皇太後見到韋瑜就比較冷淡。

也是,她現在可是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貴為皇太後,身份尊貴,又豈用給一個閹人麵子。盡管這閹人是內相,在宮中她的權利可算是除了皇帝和皇後,以及太皇太後,兩位皇太後之外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