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沫的父母工作很忙,童爸做外貿搞建材,童媽搞設計賣服裝。而童茉的父母隻是普通上班族,每天按時上下班,每月領著不會變的正好過日子的薪水,很多很多的時間三個人呆在一起享受天倫。還是那一對夫妻,童沫也還是他們的孩子,隻是當他不再是童茉時,也沒有權利要求父母一點不變。童爸童媽並不重男輕女,有的話他們可能重女輕男,他們給予童茉的愛是現在的童沫根本無法奢求到的。判斷不了哪個童年算更好,但至少他還是存在了,至少這對夫妻還是有了自己的孩子,至少奶奶還好好活著,至少不管是童茉還是童沫都有一個兩個愛他關心他的家長,一直陪伴在身邊。很幸運。
重生後最開始的兩年,可能是嬰兒期各種發育不完善的緣故,童沫有些混沌。小嬰兒的腦袋根本承載不了一個成年人那麼多的記憶和疑惑。到兩三歲的時候,童沫完成了生理和心理的性別認識,即性別意識確認,和其他同齡的孩子差不多。所以在青春期第二次認知確認開始前,童沫不會再為這個問題煩惱。
不管先天後天,童沫學習語言的能力很強,他對自己采取了早教,效果如何目前還無法確認。6周歲可以入小學後童沫第一次向父母提出了自己對於自己前途的建議。他背了一遍乘法口訣表,背了一遍英文字母,簡單地用英語問候了下父母,然後覺得可能還不夠,又開始背誦三字經和唐詩。童爸童媽張大嘴巴愣了五分鍾後給校長校友去了電話。當天晚上一家人和校長在外頭聚餐吃飯,童沫淡定地又表演了一遍,最後拿著童爸的錢包一個人跑去結賬,用行動告訴這幾個大人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並不少。
入學考試童沫做了很多卷子,成績很好,好得有些驚人。隻是一些發散性思維的題目一般,他的想象力還是不如同齡的小朋友。這點童沫明白,畢竟他不完全是一個小孩。童爸童媽在最開始有些吃驚,然後他們就接受了。因為這個異常早慧的孩子,童爸童媽終於獲得了他們晚了12年的在他們同齡人裏的驕傲。
“你從哪裏學來的,嗯?”童爸將童沫抱到腿上,揉了揉他的頭發。“你是神童嗎?”
“孩子好學是好的。”童媽在邊上坐著,看著雜誌。“可以開始給他報名興趣班了,去年你就忘了。”
“我很忙,你是孩子他媽,你也可以去。都是媽媽帶去的,互相交流也方便。”
“都是?難不成你有親眼見過嗎?”
童沫從童爸的腿上滑了下來,回到自己的房間去,沒有再理會客廳裏又開始爭論起來的人。
最後童媽給童沫報了小提琴班,書法班,英語口語班,說以後要給他報奧數班。童沫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對童媽選的課他還是很滿意的。童爸以為童媽會報鋼琴,這樣就可以和他同事的小孩一起去。童媽就說現在彈鋼琴的孩子太多,所以換了。童沫在中間坐著,乖乖吃飯,反正哪個對他都一樣。
“你珊珊姐明天就要念大學去了。”黃阿姨一手拎著兩盒幹餛飩,一手搭在童沫肩上。童沫現在個頭很小,上輩子是在小學六年級開始拔高地,超過媽媽,比爸爸矮。這輩子,正常來說,能比爸爸高些。“等她大學畢業我們應該都搬新房子了。你黃叔叔升職了,我也馬上要提前退。以後來阿姨這玩,阿姨有時間。”
“嗯。”童沫隨口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