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胡亂地吃過了早飯之後,英哥出麵退房,然後一家子從客棧的後門,架著驢車離開,去了會館門口。他們提前了兩刻鍾出門,就怕給人家商隊添麻煩,秦氏拗不過兩位老人,所以就隻能隨他們了。
商隊的倒是準時,將就的點的商戶都會選擇出門的時間的。所謂的良辰吉時,那是絕對不能耽誤的,所以,卯正初,商隊準時出發,陳家的馬車墜在最後,和商隊裏打雜的混在一起,倒也是有老有少,大家都是低層人,絕對是少了許多的拘束。
驢車簡直不要太舒服,秦氏和英哥、老陳頭三個輪換著趕車,一天下來,比往日裏不知道輕鬆了多少。等到了休息的時候,大家各自地拿了幹糧出來,就著水填飽了肚子。
和前麵的日子相比,簡直就是跌入了福窩裏一樣讓人覺得不真實,有些惶恐。秦氏的空閑多了起來,兩個孩子就忙了起來,秦氏開始教導他們功課,不止是讀書識字了,還有禮儀舉止,為人處世。
許多的知識其實是平日裏潛移默化來的,秦氏和孩子們的相處也不過是這些日子罷了,不過兩個孩子,是真的成長了不少。有了如今秦氏的這種強化教導,英哥蛻變的更加快了。
畢竟是男兒,心胸不同,冬妹就嬌氣了些,祖父母,母親,兄長都寵的厲害,不過能和大兄一樣,讀書識字,她還是十分地珍惜的,路途上沒有筆墨,也不方便練字,就蘸著水,在車身周圍練字好了。
英哥識字這一點,也讓商隊的眾人對於陳家一家子有了不一樣的態度,之前覺得這一家子太過窮酸邋遢,不過聽說人家出了個秀才的兒子之後,大家立即地態度就變了,不管如何,讀書人都是讓人敬重的。
有了秦氏的指點,英哥做人也大方,能幫上忙的地方也是手腳勤快,算是刷了一把好名聲。做事先做人,有了一個壞了名聲的爹,英哥的將來,隻怕艱難些,所以,他一定要足夠強大,讓別人哪怕是攻訐也找不到明顯的漏洞。
這樣說來,英哥要努力的地方,還多著呢。教導過太子的秦氏就將這些功課加加減減地從腦海中提煉了出來,開始給英哥打基礎,至於女兒,不需要那麼累,有個強力的大兄就行。
當然,該她學的東西,那自然也是一樣不能少地要掌握,而且要比旁人優秀才行。
日子就這樣過去了,商隊不管是管事還是護衛,都是走熟的,一路上,收保護費的隊伍不少,可還真沒遇上殺人越貨的,秦氏在送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那麼點子的遺憾,說真的,她還真有些想要見見古代的匪徒呢,這種遺憾真是讓人沒法說。
不過能平平安安地到達京城,也不錯。
也不知道是不是秦氏烏鴉嘴,眼看著明天就能到達京城範圍了,這日傍晚,竟然真的遇上了劫匪,不過看著就讓人皺眉不已。這些人衣衫襤褸,拿著樹枝,木棍,最厲害的兩個那些菜刀。
與其說是劫匪,還不如說是難民呢!
這都快到京郊了,怎麼還有難民?真是讓人想不明白。商隊的管事經驗豐富,所以,一方麵地使人準備食物,一方麵地請了架起了弓箭、刀劍,護衛震懾,他自己,則和領頭的交涉。
那些人聽著商隊給自己一部分食物,而且明天隻要一天的功夫就能抵達京城的時候,這場讓人啼笑皆非的打劫就結束了。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雖然商隊好心,可也沒有白送自己補給給別人的道理,所以,那邊領頭的就將自己手上最值錢的兩把菜刀交給了商隊。
晚上,那夥人遠遠地墜在商隊後麵,彼此間都提防著,秦氏這夜沒敢闔眼,自己這車上,雖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是都是老幼誰也經不起折騰,所以,她隻能自己多警惕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