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都能輕鬆不少。
太後雖然著急皇後懷孕之事,可也知道,這種事情,半點不由人啊,所以,她就隻能慢等了。
女兒出嫁滿一月了,魯元公主這個當人家親媽的,如何地能不出來關懷自家閨女一二呢?所以,著急的魯元公主便進宮了。
高後隻有一子一女,剩下的可不就是仇人麼。劉邦四十歲娶了呂雉,能沒有妻子了?不過是因為要給呂雉讓位,所以,便成為了妾侍庶子罷了。
那些人能不恨她?她能不憎恨劉邦麼?鬼扯呢?在劉邦戰敗,將自己和子女退下車替他擋住追兵的那一刻起,呂雉就已經不將劉邦當成丈夫了。
既然不是丈夫,隻是合作夥伴的話,她的忍耐性自然就強韌了不少。可是劉邦呢,簡直就是個不要臉的,竟然在登基之後,想要將自己的女兒送去匈奴和親,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自己雖然狠毒,可也隻有這麼一個親女兒,如何地能送去北地凶殘之地?所以,最後,在高後的強烈反對下,魯元公主便留了下來,嫁給了趙王張熬,生活麼,倒也普通。
魯元公主有一子一女,長子張偃,長女張嫣。可惜,張嫣的這位兄長,卻是個體弱多病的。不過,張嫣兄妹之間的往來其實並不多就是了。
趙王張熬的父親張耳也算是劉氏奪天下的功臣。開國之後,自然就被封為了趙王,他死了,兒子張熬繼承了王位。
可是劉邦這個時候,忙著廢除、誅殺異姓王,張熬即便是劉邦的女婿,可也不得皇帝歡喜就是了。劉邦如今死了,掌權的是自己的妻弟和女婿,當然,這是表麵上。
內裏的事兒,大家誰都知道,嶽母大人高高在上,對於魯元公主多有愧疚,所以,隻要張熬自己不作死,他一家子就是安全的。
張嫣成為了皇後,雖然她年歲還少,可是已經能是看出來是個絕色人物了。魯元公主這一陣子簡直就食不下咽,睡不安寢,就怕自家女兒在宮裏哭天抹淚了。
所以,在看著兩頰似乎有更加圓鼓鼓的趨勢發展的時候,雖然有些哭笑不得,可仍舊控製不住地紅了眼眶,張嫣往日裏沒心沒肺的樣子,在看到了阿娘的時候,直接哭成了淚人。
毫無形象,若不是高後知道這宮裏無人敢委屈皇後,隻怕也會覺得外孫女受了極大的委屈,所以,在看著張嫣那張肉臉的時候,難免地有些不悅。
可是她的表情又太過可憐巴巴,所以,高後也隻能將這股子不悅給壓製了下去。到底是自己委屈了外孫女,盡管張嫣進宮之後,她封了張偃為魯元王,她的兩個異母兄弟張壽為樂昌侯,張侈為信都侯,為的就是給皇後添加些助力。
隻是嫣兒這孩子年歲還弱,所以暫時地不能體會自己的一番苦心就是了。
張嫣若是知道高後的心思話,會糊她一臉的,好像自己哭著求著要當這個皇後一樣。魯元公主更肖母,也是風風雨雨這麼些年過來了,自然是比女兒更加地明白母親的脾氣和心思,所以,她急忙地打了圓場,然後和女兒退去了偏殿,說幾句知心話。
當然了,也有開導女兒一二之意。
高後自己心裏不痛快,也就沒有要攔著的意思。任由女兒和外孫女去了側殿,當然了,即便是在側殿,隻有母女二人,可是魯元公主亦是極為地謹慎。
張嫣對於自己的母親評價又提高了幾分,不管如何,自己要成事兒,娘家的勢力,或者說是魯元公主這個護身符,那是絕對不能丟的。
至於張家的其他勢力,能不能歸她所用,還不一定呢。祖父張耳還曾為信陵君的門客,如今,張氏雖然暫時蟄伏,可是保底的東西,總是有那麼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