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3 / 3)

將軍這個人呢,他就渣在私德有虧這一點上,他的確很對不起陸馨和他兒子,但他對的起天下,對的起大周的任何人,所以說他“惡心”“無可救藥”的話,那是絕對不至於的

李述上一章說的,沒有人是完美的其實也是在指陸馨,可惜妹紙們太過義憤木有注意啊【扼腕【喂

☆、將軍篇⑥▽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月餘後,濯河邊上,一艘小船順著江流,飄然而下,十分悠然飄逸的模樣。

但這小船上的某個人,卻沒有這樣飄逸了。

“……所以說,這件事,其實就是……”

“嘔……咳咳咳……”

“……李大人,你確定你真的能坐船?不如我們換馬如何?若你當真想南下潞州,馬的速度也不會太慢。”

“不行!我們一定不……嘔……”

程守逸長歎一聲,無奈地看著趴在船舷上又吐了個天昏地暗的李述,不知是該敬佩這位李大人的敬業,還是要責罵這李大人的胡來的好。

這件事還要從半年前說起。

半年前,在程守逸還在北疆同那匈奴王鬥智鬥勇的時候,身為吏部尚書的李述李大人,卻接到了一封密報。

密報上說,潞州有一官員,不但貪贓枉法欺上瞞下,並且與南疆之人來往甚密,就連大齊的探子似乎都有在潞州出沒,隻不過不知是不是同那一官員有關了。

本來這件事並不歸李述所管,可是李述派往潞州的官員乃是他的親信,若真的出事他難辭其咎,再加上潞州為大周南邊要地,與抵守南疆的西虎關僅有不到千餘裏的距離,十分重要,因此李述便開始查究竟是何人向他發出這封密報。

但李述沒有想到的是,當他追查下去之後,才發現發密報之人竟然已經死了,就在他發出密報的第二天!

於是這件事被李述重視起來,先後派去了三波密探,六位親信共十五人,但回來的卻隻有寥寥二人,而且就連回來的這兩人,都一臉迷糊,說不出所以然來。

這件事就此陷入了僵局,李述知道潞州有變,但他卻不知道究竟是出了什麼變化;而潞州的幕後之人,似乎也並不打算妄動,隻是蟄伏起來,不知準備在什麼時候出來咬他一口。

事關重大,李述在確定了這一消息後便連夜同陛下稟告。

雖然李述深知陛下此人性格優柔,當斷不斷,但依然想要通過陛下之手,向陸太傅一派尋求合作。

當讓李述失望的是,無論是陛下還是陸太傅,都十分瞧不起南疆異族,覺得他們掀不起什麼風浪,並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半年來,李述輾轉反側,思來想去,想要以雷霆之勢將潞州的異變掐滅於繈褓之中,但卻又不知根源所在。

而就在這時,程守逸的“通敵賣國”案便出現了。

李述雖驚詫為何向來優柔寡斷的陛下竟做下了這種決定,但他依然大喜過望,覺得是同程守逸化敵為友,攜手禦敵的最佳時刻。

而事實上,最後的事情發展也如他所想。

在賣了程守逸幾個人情後,那位少年成名的大將軍便成功地被他拉上了賊船。

但這時,李述還未曾想要要南下潞州。

直到陸馨之事塵埃落定,程守逸說想要報答他的人情時,李述這才靈機一動,想到了程大將軍的那一身好武藝。

既然都送到門上了,那一身好武藝放著不用白不用,不是嗎?!

而李述又向來是個膽大包天的性子,於是他拍板,與程守逸同下潞州,準備在潞州微服暗探,弄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