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2 / 3)

圓殿是燕王與眾護衛軍將領切磋武藝的地方,也是燕王行軍打仗調派將領傳達軍令的地方。眾人一聽知道燕王這是下定決心了,便全部都精神抖擻異常興奮的跟了上去。

眾人的興奮一點點的感染著夾在其中的陳林,待跟著大家到了圓殿後。望著那被張玉和紀綱親自鋪在大桌案上的燕京地圖,陳林也不覺興奮的瞪大了雙眼!

☆、第38章 完結章

建文元年七月初四,就在張信到訪的第二日,張昺、謝貴果然帶兵圍住了燕王府。

燕王假意投降,將王府的護衛軍將軍全部都捆綁在大殿內。而就在張昺、謝貴隻帶著幾名屬下輕敵入內查看時,王府的死士便一擁而上立即將他們兩人給擒住了。

控製府外兩人的手下,處決城內所有的叛徒,攻占北平的九門。所有的一切,以雷霆之勢隻在一天內並便完全搞定了。

七月初五,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正式宣布。若朝廷不除齊泰、黃子澄兩奸臣,他便按照祖令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初六,通州主動歸順。初八燕府護衛軍攻薊州,而遵化、密雲則歸順。

……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待到了七月二十八日。燕王的軍隊已達到數萬眾,而燕京周邊的所有地區全部都已歸順燕王。

燕王清君側造反的事情傳到京都,待明白燕王這是當真要反後。皇帝朱允炆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召見魏國公府的小公子徐增壽。

“你說過燕王不會造反的!”因為已經查到他為燕王送過兩次書信,所以此刻的朱允炆雙眼通紅,眼中滿是殺氣。

“我---”一時無言以對,望著眼中滿是殺意的年輕皇帝,徐增壽隻能慢慢的俯下`身子。

皇帝身邊的近臣見此情景全部義憤填膺,在黃子澄和方孝孺等與皇帝商談不久後,一道聖旨便傳至整個皇宮。

建文元年八月十三,在離團圓中秋隻有兩日時。左都督徐增壽在宮中,被杖責而死以儆效尤。

消息傳之燕京,陳林頭一次見到最近總是躊躇滿誌的燕王朱棣一下子消沉了下去。

“朱允炆!黃子澄!齊泰!方孝孺!!”

朱棣握住身下扶手的雙手青筋暴起,溢滿周身的煞氣,讓殿內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去。

“父王,讓我帶兵吧。我要一路打進皇城,將害死舅舅的所有人都碎屍萬段!”終於不再躲躲藏藏的高陽郡王朱高煦立即高聲道,而不久後燕王便立即同意了他的祈求。

戰爭初期燕王隻有十萬眾,而朝廷的兵馬卻是燕王的無數陪。所以開始時朝廷並沒有太將燕王當回事,認為燕王戰敗隻是時間問題。

而在燕軍在真定擊敗將軍耿炳文後,皇帝朱允炆這才不得不重視。他聽取了黃子澄的建議,任命曹國公李景隆為大將軍以期望他能帶大軍大獲全勝。

李景隆好不容易手握重兵自然想做出一番功績,但他身份雖高,但卻沒有真正的指導過一次戰役。紙上談兵的後果,便是他帶領的五十萬大軍總是節節敗退。

十二月未燕王帶兵擋住李景隆的大軍,解救了永平,攻破了大寧。被劫持住的寧王不久後便歸順了燕王,而至此燕軍的兵力已達到了二十萬眾。

見李景隆一退再退,一敗再敗。朝廷無法,隻能下令讓李景隆倚重濟南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

建文二年三月,輕敵的燕軍第一次戰敗。在被南軍圍住時,陳林幾乎有了他會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