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差異,往往蘊含著精神實質的一致。表麵的相似,倒可能掩蓋著內在的不可調和的對立。
生氣是在懲罰自己
有一位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時間栽種蘭花。有一次,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裏的蘭花。禪師外出之後,弟子們一直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打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受罰。
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但他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福,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裏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就是這麼一句平淡無奇的話,在場的弟子們聽後,肅然起敬之餘,更是如醍醐灌頂,頓時大徹大悟。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語裏,暗示了多少佛門玄機,又蘊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
現實生活中,無限製增長的欲望、不滿足現狀的心態,還有那諸多數不清的煩惱與磨難,常常使人患得患失。
因此,很多人抱怨命運,抱怨時運不濟,抱怨人生多“苦”。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實,隻要你嚴肅冷靜地分析人生,痛苦與歡樂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造物主讓你來到人世,享受世界的無限歡樂,但同時也要給你困苦、不幸的負重。人生就是一次爬山的旅行,辛苦是自然的,摔跤有時也難免,磨難就是這次旅行的代價。既然你能夠愉快地享受人生,為什麼不能快樂地接受生活賜予的苦難呢?況且,苦難已降臨,生氣煩惱又有何用?
栽種一株快樂的花朵於心田。無論生活麵臨怎樣的境況,人生遭逢怎樣的磨難,請讓快樂的花朵開放在心靈的原野上,讓靈魂的舞姿如花之綽約,滿載著花的芬芳。
禪師說得很好:“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蘭花這個得失。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所以我們的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
生活中的人們,能坦然麵對生命的少,能舍棄名利的更少,生活中不乏看重名利勝於生死者。人隻有看透生死,才能看破名利的虛妄性。其實,生活未必都要轟轟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人認為,生命並不需要多彩多姿,隻要寧靜安詳地過,這種人的生命就像一條清澈的小溪,慢慢地流。“雲霞青鬆作我伴,一壺濁酒清淡心”,這種意境不是也很寧靜悠然,像清澈的溪流一樣富有詩意嗎?
生命在平淡中有平淡的美好,這是生活在激切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活得激切又如何呢?還不是一樣要流向大海。隻要有自己生活的境界,不見得要與別人共流。溪流雖小,載得動孩童的紙船,人生苦短,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生活本於平淡,歸於平淡,而其中的熱烈渴望或者痛心失望其實是心靈的失落和迷茫。
生命是夢中最美的花朵,快樂和生命是我們最大的擁有,又何必企求太多呢!這樣想來,又有什麼值得我們去生氣呢?
煩惱不可預支
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會隨風漂落。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的猛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打掃完畢,小和尚頓覺非常開心。
第二天清晨,小和尚來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努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態度。
明天的樹葉一定會在明天掉下來。所以,活在當下是非常重要的,要把你所有的情感、智慧、精力都用在當下這一個時刻,使現在非常的飽滿和充實。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做,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才是最應該的!
落葉這樣,人生不也是如此。不用預支明天的煩惱,不用想早一步解決未來的一切困難。
活在現在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心境的平和是生活充實的保證,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把事情全部做完,然後靜靜的安心享受,其實生活是不可能一勞永逸的,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都會有新的事情發生,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都需要我們去積極的應對。所以,我們不要寄希望於明天的安詳和寧靜,隻能在現在、在目前,在努力前行的同時,享受心情的安逸和溫馨。要把握現在,也要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