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側妃因何傷心,那幅畫他仔細看過。作畫的人顯然很用心,將畫中女子描繪的纖毫畢現,足見作畫人對畫中女子觀察的很是仔細。
側妃病倒了,起先敬親王還隔三岔五的來探病,在一次探病時,敬親王不知因何事和側妃起了衝突,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來。丫鬟仆傭本就是一些趨炎附勢,踩低爬高的人,見到側妃受冷落,照顧的就不那麼周到了。隻有側妃的大丫鬟香兒依然如故。
少年被側妃叫到了屋裏,側妃用慈愛的眼神看了他半晌兒才對他說:“以後我也庇護不了你了,你要小心從事。”
少年點了點頭,心下一片黯然。趁側妃就寢時,偷偷地問香兒怎會如此。
香兒拭了拭眼角的淚,轉身從不遠處拿出了一卷畫軸,少年的心怦怦地跳著,打開畫軸一看,竟然是那幅他藏起了的畫。
“就是它,害的側妃如此。”
怎麼會這樣?他明明將畫藏起來了,怎麼會在這裏?
滿懷疑問的少年拿著畫軸匆匆地走了,來到藏畫的地方,裏麵果然什麼都沒有了。
側妃死了,郎中說是憂鬱成疾,心中毫無眷戀,甘願放棄生命。少年得知後一副漠然的樣子,似乎於己毫無關聯。
拿出那幅畫,少年蓄在眼裏的淚緩緩地流了出來。走了,都走了。在他好不容易感受到一點溫情的時候,就毫不眷戀的拋下他走了。
他努力的在這裏生存,接近世子,讓他對他產生好感,進而成為他的朋友。他盡力維持著王妃、世子、側妃和他之間的關係,尋求著平衡。哪怕是違背了自己的心願,他的目的終於達成了。可是,側妃還是毫無眷戀地拋下他走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少年的心緒很是紛亂,頭腦裏閃過了一絲念頭,他抓住了。
少年又開始認真仔細的觀察著那幅畫。正是因為這幅畫,側妃才有那些奇怪的舉動;正是因為這幅畫王爺才和她起了衝突。這幅畫究竟有著什麼秘密呢?
少年更加認真的在畫中尋找著線索。除了看出作畫人對畫中人很用心外什麼也看不出來。難道正是因為畫師太用心、太認真所以王爺嫉妒了。不會,不會是這個原因。真要是這樣的話,側妃不會因為這幅畫感到悲傷的。
少年整日對著那幅畫,埋頭沉思。
“阿碧?”
有人進到屋內輕輕地推了推陷入沉思中的少年。少年有些茫然地抬起了頭。推他的是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衣著大方又不失貴氣。是他。少年整個人瞬間就清醒了過來。
少年起身施了一禮:“世子。”
“好了,快坐下。你我之間哪需這些虛禮。我知你最近心情很不好,特地來看看你。人死不能複生,節哀!”
少年輕頷首,算是聽進去了。
“別老是悶在屋裏,和我出去散散心。”話畢,世子便去卷那畫軸。
少年的眼睛猛地瞪大,神情焦急地道:“你別動。”
世子被眼前少年的舉動驚得一呆,竟然真的不動了。
少年起身看著世子手指指向的方位,仔細地看了好幾遍,頹然地坐在了椅子上。喃喃地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世子見他這樣忙問道:“你怎麼了,可別嚇我!”
少年緩緩抬起頭,艱難的對他說道:“沒什麼,隻不過我今日不能陪你了。”
“沒事,沒事。我看你臉色好差,要注意休息,啊!”
少年僵坐在那裏,直到世子走出屋門他都沒有動。
他終於明白了,終於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兒了。是他,這一切都怪他。如果不是他答應王妃將畫拿給側妃,一切都不會發生。
那幅畫應該是側妃嫁進王府前,和她相愛的人給她畫的。他怎麼那麼糊塗,那幅畫已經告訴他作畫人對畫中人有著很深的感情,他還是輕易地就將它拿給了側妃。側妃想必還愛著那作畫之人所以在看到畫時才會感到悲傷,才會憂鬱成疾,在和王爺起了衝突後心中再也沒有眷戀。王爺的眼裏豈能揉進沙子,豈會容忍他的枕邊人還思念和愛著旁人呢?借刀殺人,一幅畫就挑起了事端,王妃好高明的手段。
他不會讓她好過的,利用了他,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