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這一出鬧劇傳到“坐月子”的太子妃耳朵裏,武顏皺著眉頭想了好久,才想起來那個武宜樂貌似是個挺驕縱的?還真是心大。不過這樣的娘家,自己還真是指望不上,不僅不能增加助力,還要給自己拖後腿,和前外戚長孫家根本就不能比。

因為太子長女的滿月就在元宵節,李世民大筆一揮,就大辦一場吧。

有心之人都把目光瞄準誠郡公府,結果卻大失所望,誠郡公府女眷就隻有楊氏和小相氏出席了。雖然楊氏對著她大兒媳小相氏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不過和眾人設想的那樣可差得遠了——看來武元慶也是個不頂用的。

沒錯,小相氏力挽狂瀾終於搞定了自己的豬隊友,雖然手段不夠光明磊落——給自己的次女下了瀉藥。雖然為娘的這樣子有些心狠,可是拉肚子總比沒命要好吧?小相氏實在是受不了那一對異想天開的父女了。

到了東宮,看到剛出月子的太子妃,小相氏心想,自己的二女兒怎麼比得上風華正茂、氣度雍容的太子妃?幾年下來,太子妃身居高位的那通身氣派就不是一般女子可比的。

雖然沒能看到一場好戲,不過長安城的那權貴女眷們還是圍著太子妃嘰嘰喳喳說得熱鬧。

麵子上的話大家都會說,有人誇太子妃出了月子身子還是這麼輕盈、有人誇太子妃肌膚如玉,比生孩子之前更細膩了、也有人誇本日的主角,小郡主是個美人坯子,和太子妃長得一模一樣,將來定是個好福氣的……

武顏遊刃有餘地應付著,間或飛一個眼神去自己娘家來人那裏:看來大嫂還是個清楚的,有她這麼一個明白人在,武元慶倒是鬧不出大風浪。

至於前頭那些男賓。

你們不要覺得男人就不八卦了,在這個娛樂活動極其有限的時代裏,在外行走的男人八卦起來,比後宅的女子還要厲害。

這不就有人來挖苦武元慶了:“聽聞誠郡公尚有嫡次女未婚配?本王倒是識得一些青年才俊,要不給武兄弟介紹幾個?”

“哎,誠郡公哪裏需要您來給保媒拉纖,據說他那次女可是有青雲之誌呢……”後頭這個接話的,說得更直白。

武元慶雖然心頭出火,可是也不敢對著品階比自己高的皇親國戚甩臉子——畢竟自己這個“太子妃兄長”到底如何,長安城裏人人知曉。

就在武元慶悶頭喝酒之時,李治舉著杯盞走了過來。

那兩個促狹的人見到太子殿下來了,便住了嘴。和武元慶擺出相談甚歡的樣子。

李治和這三人喝了一杯,那兩人見太子殿下似乎是有話對誠郡公說,便知趣地走開了。

武元慶有了五六分的醉意——自來喝悶酒都是最容易喝醉的。他見到太子殿下靠近自己,很是後悔今日宜樂偏生吃壞了肚子,沒能跟著過來。

隻見太子殿下先是溫和地開口和武元慶寒暄了幾句。

讓武元慶內心更加澎湃起來:太子這麼溫和知禮,若是宜樂能進東宮,再生下兒子,自己豈不是美哉?君不見,女兒嫁給太子和異母妹妹嫁給太子怎麼能一樣。

——可是你女兒入東宮根本就不能算是“嫁”!

武元慶沉浸在自己的美夢裏,恨不得日後的武家變成如今的長孫家——自己則是能夠和長孫無忌比肩。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