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變焦性能是另一個重要指標,它代表了攝像機的靈活性。光學變焦靠變化鏡頭焦距來變焦,選購時倍數越大越好,通常光學變焦的倍率在幾倍到20幾倍之間,有些型號攝像機還可通過倍增鏡來增加光學變焦的倍率。
3.功能多少也是選購攝像機的重要指標。除了時鍾設定、各種操作設置等必備功能外,還有畫麵效果、數碼編輯、淡變器等也幾乎已是各種型號攝像機必備的了。
項目二 數碼相機的使用
任務一 數碼相機的常規使用
1.LCD的應用
LCD液晶屏,提供了良好的預覽效果,可以讓我們精確地掌握拍攝的角度和影像的位置,但是拍攝時不能太依賴LCD,因為它雖然提供了具體的影像,但是它的解析度並不高,所以在LCD上所看見的畫質並不等於實際輸出時的畫質,而且開啟液晶熒幕的耗電量,相當於未開啟的三倍,所以如沒必要時最好還是少使用它。
2.保證相機穩定
數碼相機的快門時滯往往大到接近1秒,許多人使用數碼相機時由於手的抖動,導致照片模糊。在光線不好的時候應盡量使用三腳架或其他支撐物以保證相機在較長時間曝光時不會晃動。
3.白平衡的控製
數碼相機上CCD的感光能力無法和傳統相機的底片一樣拍攝出和人類眼睛所看到顏色一致的照片,也就是會產生所謂的色偏。要消除色偏,就要調整光線的平衡,也就是白平衡。
各廠家的數碼相機既有自動進行白平衡的,也有手動進行的。自動白平衡雖然方便,但準確度有限,所以現在的數碼相機除了自動白平衡之外,還有日光、陰天、白熾燈、日光燈等多種預定義的白平衡。但即使如此,現實生活中光線條件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數碼相機,預定義的白平衡和自動白平衡的修正能力也是有限的。另外,在使用自動白平衡時還容易由於前一個景物的顏色特別偏向某一種顏色,引起之後的照片都偏向某一種色的問題。所以平時應多嚐試不同光線下各種模式的運用。
4.感光度的設定
在傳統相機中,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不同ISO標準的膠片來利用其不同的曝光感應速度。在數碼相機中,則可以通過調整ISO數值來設定改變感光部件的敏感程度。
在數碼相機上提高ISO數值也就是提高感光度。隨著感光度的提高,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也會比較快,拍攝起來也比較容易。但由此也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例如,因為感光部件感光不足而使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後的電流強度減弱,照片的陰暗部分或者單色區域噪聲色斑現象會比較明顯。不同的相機感光度的設定需要我們自己在實際拍攝中不斷體驗、測試,積累經驗。
6.對焦準確
現在的數碼相機都會自動聚焦,但機器並不能代替我們做一切事情。數碼相機的對焦點一般位於畫麵中心,也就是說它會根據畫麵中心的物體位置調整焦點距離。如果我們的構圖恰巧是主體偏離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機對準主體,半按著快門之後再重新構圖和拍攝。
7.快門的控製技巧
數碼相機的快門鍵和傳統的傻瓜相機並沒什麼不同,隻要按下快門鍵就可以拍照了。隻是有些具有自動對焦與自動閃光燈的數碼相機,它的快門鈕是兩段式的,按下第一段時開始對焦與測光,直到按下第二段時才是真正的拍攝,所以當我們拿到數碼相機時,最好先確定一下快門鍵,是一段的還是兩段的。
因為數碼相機測光的敏感度相當高,光線不足時,為了提高亮度,相機會自動降低快門的速度,以增加曝光的時間,所以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攝時,相機一定要拿穩,防止抖動。
8.控製曝光量
不論是傳統相機還是數碼相機,拍攝時曝光量的控製都是影響照片效果的關鍵。要控製好曝光量,首先要記住快門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間的關係,即快門速度提高一倍,鏡頭的通光量就會減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檔,通光量也會減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減半也能夠用同樣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數數碼相機都配備了“曝光補償”功能,將曝光補償設置成+1檔,就意味著快門速度減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實際上,使用數碼相機提供的預設模式時,相機會從光圈和快門速度兩方麵進行調節,以使通光量翻倍。
一般情況下,可以由相機來測定整個畫麵的光線亮度,並確定最佳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