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話 與牧學長談球技(1 / 1)

8月29日~9月1日·與牧學長談球技

臨近開學,父母特地找我和奈緒談了一陣子心。父母都是比較開放的人,而且我們也從來不曾在品學或是愛好方麵讓他們掛心過,兩代人的對話既平靜又友好。

奈緒來年的目標已經很明確了,拋開她追隨我足跡的想法不談,海南附中的教學水平在神奈川也穩居上遊,名校升學率更是可觀(雖然相當一部分是沾了籃球特長的光)。對於我,父母自然都希望能在不影響學業前提下把最後一年的球賽打好,為念大學積攢資本——然而談到讀大學,父母的建議卻出現了分歧。母親希望我去讀東京大學一類的本土名校,同時也不要荒廢籃球;父親則認為既然我會讀書又勤動手,還有一身精湛球技,倒不如考慮學澤北榮治一把——去美國留學。母親的想法自然是為了牽掛,父親的提議雖然與我的理想——出國闖蕩掛鉤,卻顯得大膽了些。

“哥哥,雖然還有一年,你現在有初步打算嗎?爸爸媽媽的話我覺得都有道理,但也都想得出反駁的理由。”晚上散步的時候,奈緒這麼問了一句。

“不管怎樣,父母對子女的操心,出發點總是為他們好,但未必一定對。”我抬頭仰望滿天星鬥,“還是那句話:我的青春,我自己做主。”

8月31號是我的17歲生日,這天牧學長、信長、晴哉和小菅等幾個籃球部的朋友都來到我家中,為我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慶祝party,遺憾的是阿福臨時有事沒來。

送別牧學長時,我突然問了他這麼一個問題:“牧學長,為什麼您沒想過去美國留學呢?山王的澤北同學已經去了,聽湘北的晴子說,她們學校的流川同學也要去——我認為在球技方麵,您也不比他們差啊,何況您成績還那麼好。”

牧學長微笑了一下,沒有正麵回答我,反問道:“阿神,你有沒有考慮過留美——而且讀書其次,重點鑽研籃球?”

“必然沒有。一方麵我對籃球還沒有迷戀到狂熱的地步;另一方麵我覺得自己的球技放在全日本,估計進前20都很困難。強如故去的穀澤學長,在NCAA次一級的聯盟都沒法立足,這方麵我真不敢有信心。”

“你錯了。雖然我不敢肯定你去打美國籃球一定就能立足,但把現在的你、澤北、流川三人同時擺在一位美國教練麵前硬要他選一個,他的首選肯定是你。”

我吃了一驚。牧學長侃侃而談:“雖然你的個人能力趕不上澤北和流川,但他們的個人能力同樣趕不上土生土長的美國高中生明星。當不了明星,就隻能做配角。而對於一名roleplayer而言,一招熟比千招會更重要——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見我一時有些難以理解,牧學長指了指街邊一家小店門口擺放著的木桶:“木桶定律知道吧?”

“嗯。”

“一個明星要支持一支球隊,一個配角要幫助明星支持球隊。明星是桶底和固定拚板的桶箍,配角就是那一塊塊拚板。拚板肯定越長越吃香,但拚板是長是短,不看你綜合素質的強弱,而是看你的特長強弱。一塊拚板隻負責擋一麵水,一個配角隻負責幹一份職——三分射手就認真射三分,內線藍領就用心搶籃板。”

“意思是我雖然不如他們適合做球星,但比他們適合做配角?”

“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說——不過真正在美國,身體素質、技術同時都比澤北、流川好的大有人在,他們到了美國很難當得上球星。我們黃種人比起美國黑人,在跑跳與對抗方麵有不小的先天差距,難免被美國球隊邊緣化且功能化。澤北、流川的身體都不算強壯,跑跳能力固然出色,但在美國真沒有優勢——他們隻能走技術流路線,而他們偏獨的打法又不適合擔當控球後衛串聯全隊,最終很可能與你一起淪為功能性空位投手,極少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華麗控球和閃電突破。不難理解教練先選擇你的理由了吧?因為你這塊‘木板’足夠長——你的三分球射術完勝澤北、流川,即使放眼全日本也是數一數二。這將是你以配角身份立足的最大根本。”

第一次聽到如此誇讚,真有些受寵若驚。這天我沒有再問牧學長關於他為何不選擇留美的問題,不過牧學長的諄諄教誨倒是使我明白了一個事實:美國的確是籃球天堂,但未必是籃球愛好者的天堂。

9月1號,第二學期正式開始。領了全套簇新的課本,我耐心為它們包著精美的書皮。從小到大,我一直被父母灌輸“整潔生活”的思想。倘若把我和妹妹奈緒的Nike包除去掛飾放在一起,你絕對分辨不出誰是誰的——“男生的書包不太幹淨”等等經驗,在我的地盤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