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
事實證明,有的人看起來謙虛,也隻是看起來,內心深處並不是如此。
昭昭默默的黑線,隨即言道:“你覺得,我們需不需要再去一次肅州?既然很多線索都指向了肅州,我倒是覺得我們應該再去一次,隻有這樣才能找到我們想找的線索。”
蕭顯煜也是這個主意,他看昭昭,問道:“那你覺得,我們該去多少人?其實看起來我們處理好了所有事情,處理好了肅州皇陵案,可是事實上,那邊還有很多未解的謎團。而且,還有最關鍵的一點,當時我們檢查了所有人,他們身上根本就沒有那個組織的印記,為什麼還會有內奸,除卻這個……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通過什麼讓被抓的人能夠三緘其口?”
蕭顯煜說的問題昭昭也想過,不過她卻又有自己的看法,仔細想了想,昭昭言道:“現在很多事情我都說不好,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也不想發表更多的意見,如若發表太多的意見,也隻會是武斷的揣測,這樣的揣測隻會影響我們正確的判斷,所以我覺得還是走一步看一步,我們用證據串聯說話,而不是聯想串聯。”
聽了昭昭的話,蕭顯煜頷首:“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用去肅州的同一班人手。”
昭昭不讚同:“我覺得也應該適當的調整,不然這試探太過淺顯直白。而且,我們不光是要找出內奸,更重要的是辦案。不能本末倒置。”
昭昭覺得,蕭顯煜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重視這個內奸了,這個內奸必然是很重要,也該盡快的找出來,可是如若因為內奸而耽誤事情的進展,這是昭昭所不樂意看到的,也是她覺得不對的地方。
昭昭將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出來,蕭顯煜聽了,點頭言道:“可以,都聽你的。”
蕭顯煜調整了這次去肅州的人手,不過他的人選裏意外的沒有徐銳這個人,聽了這個消息,徐銳頗為吃驚。
大抵是徐銳的樣子太過吃驚,蕭顯煜言道:“本王覺得,如若人都走了,六扇門誰來處理?你是代總捕頭,既然是代總捕頭,那最好還是留在京城掌舵,如此最好。昭昭他們與我一通去肅州,不會有大問題的。”
蕭顯煜態度倒是可以,雖然有些倨傲,可是說的道理倒是直白。
隻是徐銳卻不這麼想,他力爭,“九皇子,有薛老捕頭留在京城,其實就可以了,我還是希望,您能允許,我和你們一同去肅州。之前李知府的事情,就是我犯下了大錯。雖然你們誰都不說,但是錯誤就是錯誤。我不能忽視自己犯的錯誤,這次我與你們一同去肅州,也是希望能盡我自己的綿薄之力。隻有這樣我才不會覺得自己愧對你們,愧對皇上對我的信任。”
蕭顯煜微微蹙眉,似乎思考起來。
“九皇子。還請您再給我一次機會,如若不親手抓到那個人,我是絕對不會甘心的。”他單膝跪下,蕭顯煜看他,問道:“其實你去也不是不可以,隻是,現在這個決定我是為了大局考慮。”
昭昭見狀幫著言道:“徐捕頭一直都參與了這些案子,也正是因為他的失誤才導致李知府最後身亡。李知府是我們的重要證人,皇上現在什麼也沒說不代表心裏沒有想法。九皇子,不如您就讓徐捕頭去吧,也算是將功補過,給他一個新的機會。不然的話,今日皇上不言道什麼,他朝還會不言道麼?也許我說這個話對徐捕頭來說有些難聽又不近人情,可是我們都是六扇門的同僚,自然是希望他好。這次如果能去才是最合適的。”
昭昭這話說的合情合理,蕭顯煜看她,昭昭真誠的,“您就給他一個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