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2 / 3)

可是聽盛爸說過,盛爺爺在盛二叔出生不久就沒了,盛爸和二叔兩個人,那可都是由盛奶奶獨自給養大的。

在村裏,沒有個男人的寡婦帶孩子不容易,可盛奶奶卻把兩個兒子養得很好,年景不好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餓得嗷嗷哭,盛爸盛二叔卻沒受過這苦,一直上著學,就算盛二叔的成績不咋樣,也在盛奶奶的強力管束下,好歹混到了高中畢業,最後盛爸是考上了中專,盛二叔也在城裏來招工的時候,因為有文化被招了去。

老盛家孤兒寡母的,兩個兒子還都有正式工作,村裏好些人家可不都羨慕得眼紅呢。

盛平平想到這兒,對盛奶奶更是好奇。

“爸,我奶奶娘家是不是什麼地主啊之類的人家?不然怎麼會培養出我奶奶來?”

作者有話要說:

☆、NO.八(8)

盛爸想了想,一拍巴掌,“嗯,你奶奶原本是附近石河鎮上的人,娘家好像也是一般的人家,不過聽說你奶奶的外公是個秀才,還有那麼點家底兒,可能你奶奶是在她外公家裏受的教育吧?”

說著歎了口氣,“可惜你奶奶去世得早,要是活到現在,這日子過得多好,想吃啥吃啥,沒事出去遛遛彎,跟老太太們嘮個嗑啥的,也挺美的……”

他這麼一說就傷感起來,盛媽給盛平平使了個眼色,盛平平立馬會意,抱著盛爸的胳膊笑嘻嘻地,“爸你給我說說我奶奶的故事唄……”

其實早些年盛奶奶在世的時候,盛家那會住的是個小兩居,才六七十平,住三口人都有些擠,住四個人就更擠了,盛爸想讓盛奶奶從鄉下搬來跟自己一家住,盛奶奶卻不樂意,寧願一個人住在鄉下的小院子裏,種一畦菜,養幾隻雞,有吃不完的還給兩兒子家送點。

盛平平也拿不準倒底奶奶是因為就喜歡一個人自由呢,還是因為那會倆兒子家裏都沒啥富餘的地方過日子也緊巴巴的。

盛奶奶已經去世,這個問題是注定得不到解答的了。

盛爸一個大男人,真是想起親娘了,一般也就是找個沒人的地兒,自己悶頭默不作聲地想想,這會聽見閨女提起盛奶奶,倒是挺樂意說的,說著那些往事,就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一般。

這些故事大概盛媽年輕的時候也聽過,就不怎麼感興趣,往邊上坐了坐,看電視去了。

隻留下這對父女在那兒看著照片說故事。

盛平平聽著盛爸說起盛奶奶的那些英明往事。

比如說,盛爸八歲那年,盛家村大旱,全村大部分人家那會兒都種的是稻子,就隻有盛奶奶家種的是玉米,那年後來就減產得厲害,那會兒大家的日子都不過,雖然沒有餓死人,但好些人家都是半饑半飽,投親靠友,這才勉強活了下來。

盛家因為有玉米的收成,就好過得多,盛奶奶當時還勸說跟他們家關係好的幾家也得或多或少地種了幾畝玉米,過後這幾家得了好處,也都沒忘記了盛奶奶,別人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的時候,都會站出來幫忙……

而且盛奶奶好像真是有大本事能趨吉避凶一般,凡是她不與往來的人家,似乎後來都混得極慘,不是整家人不著調兒往歪路上走了,就是家裏頭出了那混不吝的害了全家的。

村裏老人們有點迷信,就覺得盛奶奶肯定是高人,有那個看人看事的本事,於是盛家在村裏就成了個略神秘的人家,雖是沒什麼壯勞力,但也沒人敢打主意。

盛平平邊聽邊發問,越聽就越覺得這個係統空間,當初肯定奶奶也是開啟過的,不然怎麼會有老爸說的這麼多疑似開了金手指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