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周年整,我們計劃辦個慶祝活動。因為要邀請在校生和已畢業的前輩們參加,事情比較多,需要成立會慶籌備委員會早點準備,能邀請師兄加入委員會嗎?誠心求前輩指導[抱拳][抱拳]”

這麼快就十五周年會慶了?

穆逸舟微怔。

文物愛好者協會成立的時間不算太長,十周年的時候,正是他擔任會長。那場會慶辦得很辛苦,會員們很早就開始籌備,他和童溪冒著A市的酷暑忙了半個月,累得人仰馬翻。但效果也非常好,很值得。

一轉眼,竟已過了五年。

時間過得實在太快,半個十年一晃而過,猝不及防。

不知怎麼的,穆逸舟就想起了上回付教授說的話。

——時間珍貴著呢,一不留神就都老了,能結婚就早點結。

穆逸舟手指在屏幕上微微停頓,隨即回複,“很樂意加入。”

第13章 照片

邀請加入籌備委員會的消息也發到了童溪的微信上。

協會成立十五年,小活動辦過無數次,大型慶祝活動卻不多。五周年的時候,社團規模還不大,積澱也有限,十多個人的社團,辦個講座展覽、搞幾個刷文保的活動,已經算不錯了。

十周年的時候,是穆逸舟擔任會長。

那時候的穆逸舟精力旺盛,想法很多,執行力也很強,帶著幾位骨幹組織了許多活動,邀請畢業的師兄師姐們返校,整理文稿辦十周年特刊,還搞了場小型晚會。活動結束後,社團裏添了不少新鮮血液。

那段時間她幾乎是天天跟穆逸舟黏在一起。

有點辛苦,卻也很開心。

到如今,社團的人換了幾撥,當初組織過十周年活動的人剩得已經不多。陳博學物理的,選了個忙碌又嚴苛的導師,畢業論文也還沒寫出來,成天泡在實驗室裏,能分出的精力有限。童溪的時間還算靈活,義不容辭。

鍾原那邊很快敲定了名單。

不過正逢期末季,骨幹們忙著考試和論文,便把時間定在了寒假前。

委員會的群裏九個人,六位在校生,三位是已畢業的。一位是穆逸舟,另兩位是穆逸舟拉進來的前輩——社團的創始人陳立和另一位對社團感情很深的老師姐。兩位都在十周年慶典時返校參加過活動,被穆逸舟邀請後欣然參與。

九張頭像,輕易把十五年的時光串了起來。

童溪在A大多年,跟協會感情很深,想著這些年的變遷,多少覺得感慨,猶豫了好半天,臨睡前還是忍不住把放在書架最上方的盒子搬了下來。

盒子有點沉,裝著十周年的特刊、紀念相冊、她當編輯的幾本會刊和許多小紀念品。

好幾年沒打開過,裏麵依然纖塵不染。

翻開相冊,從協會創立之初的老照片,到後來社團組織活動的各種照片,都是時光的印記。最後麵的那幾頁上,穆逸舟出鏡最多。而她也從最初站在邊上的小女生,變成後來站在穆逸舟身邊的人。

從高中到A大,她看著遙不可及的熾熱驕陽,默默努力了那麼久,終於站到他的身邊。

那是她這麼多年裏最開心的時光。

指尖停留在一張抓拍上。

是在圖書館旁邊的草坪,她和穆逸舟並肩坐著,她微微側身,伸了手作勢要去打他,而穆逸舟稍稍後傾,像是在躲。夕陽淡金色的光照在他的側臉,輪廓英挺,唇角笑意很深,肆無忌憚的張揚裏又帶幾分收斂。

那好像是穆逸舟第一次跟她開車。

口頭調♪戲的那種。

穆逸舟在感情上其實是個挺克製的人。

以前他自信、張揚,站到台上時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不服來戰的樣子,能帶著兄弟朋友們熬夜奮戰,能周密安排穩控全局,成為團隊裏的主心骨,對於女生卻總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更不會沒事兒耍帥瞎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