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氏家主之位更迭不久首輔穆雲琛官複原職,與宇文清歡的婚期定在了兩月之後。同時,十萬西南軍北上借道山西前往嘉峪關。

作為新任家主,改名宇文驍的賀驍受清歡委托到山西會合西南軍時帶了一封清歡給元林川的書信。

清歡始終相信元林川是個分得清是非曲直,最看重家國情懷的血性男兒。他沒有再第一時間聽從聞玉的調兵聖命,或許是因為對他的副將、北海郡王長女韓江晴之死心懷愧疚,踐行不與北海郡王兵戎相見的承諾,亦或許是因為穆雲琛殺元林鑫將英國公氣成重病而氣惱,但他作為大魏軍神,定不會因為一個胡作非為的異母弟弟元林鑫就對大魏心生二心。

清歡相信,元林川一定不希望看到他多年來以命守護的這片國土重燃戰火,即便他不出麵也一定會支持宇文驍對北海郡的平叛。

因為大戰在即,朝中有人建議清歡與穆雲琛的婚禮在平叛之後再舉行,但清歡覺得沒有必要,憑她多年帶兵的經驗和對宇文驍在西南的戰績推測,北海郡王的叛亂並不會持續太久,而且這兩件事並沒有絕對的關聯。

她等的太久了,不想把婚事再拖延下去,畢竟靈俏在最初的五年中都沒有父親陪伴,清歡不想還未降世的崽崽也像他的姐姐一樣,在出生之後沒有父親名正言順的陪伴。

她希望她的孩子們盡可能擁有完整的愛,無論是靈俏還是崽崽。

穆雲琛曾表示過對宇文驍上戰場的擔憂,畢竟那是清歡剛剛找回來的弟弟,可是清歡卻答得從容不迫。

她對穆雲琛說:“北海郡王的膽子是讓你用邊貿的黃金白銀喂大的,他年紀大了顧慮多,真論打仗未必是星河的對手。再說,宇文家哪個家主不是戰場上走下來的,就算是我這六年也一樣沒少打仗。”

事情果然如清歡所料定的那樣,北海郡的部隊果真不是久經戰陣的西南軍對手,兩場大的戰役下來北海郡的頹勢已非常明顯,因元林川對回鶻軍的打擊很大,北海郡王甚至連最有力的回鶻援軍都失去了。

北海郡王也是老臉比長城牆還厚的主,仗著自己的打不過就打不過,毫不拖泥帶水的投降了。

而聞玉作為一朝天子竟然一意孤行與朝中所有大臣意見相左,除了收回北海郡軍權以外,不但沒有啥北海郡王甚至還保留了北海郡王的封號。

或許也隻有聞玉這樣癡性不改的君王也才能如此孤行己見,以此懷念逝去的摯愛韓江雪。

清歡與穆雲琛成親那天,她如願以償的穿上了苗疆白色彩繡的嫁衣,那嫁衣有著長長的拖尾,精致的繡工,光是看著都覺得美不勝收,隻是那白色卻並不太能被人接受。

但是穆雲琛並不介意,隻要清歡喜歡,他真真的願意與整個世間為敵,正像聞玉所言,他是為了清歡才走到了今天,沒有清歡,得到的再多,於他也沒有任何意義。

宇文驍馳了幾天的快馬才從剛剛收兵的前線趕回來,好在趕上了給清歡送嫁。

他也是個執拗的少年,清歡說她與宇文家一刀兩斷從此姓賀,宇文驍就寫了封奏疏,打算在清歡成親的第二日上書皇帝李聞玉,要求效仿拓跋皇室改漢姓為“李”的先例,將宇文家全族該漢姓為“賀”,這樣無論外麵怎麼說清歡宗族除名,至少他和姐姐可又是名副其實的同根同姓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姐控”好老弟,卻實在是對穆雲琛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都嫌棄,誰讓姐姐就是為了這個“小白臉”要求自我除名的。

反正宇文驍是討厭死穆雲琛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看一回就想打一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