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這麼一個人在一起,能讓很多人都放心自己。
而且,那個時候的皇父隻怕是恨不得自己跟著老十學壞了才好吧。
後來太子壞事,皇父似乎是一朝清明了一般,整理了朝政,而且慢慢地開始重用起了自己,可是麵對兄弟們的明槍暗箭,不僅沒有給自己任何的提醒和保護,反而還來了個不聞不問,是呀,自己壓根兒就不是皇父親子,而是他手中的工具!
有一度,徒景宸都以為自己是皇父在諸子之中立起來的又一個靶子呢,就跟前些年的太子一般,不停地吸引著朝堂上,皇子們的攻訐,讓皇父輕鬆地掌控朝堂。
全然地忘記地了自己被皇父倚重時的激動和欣喜了,人就是這麼奇怪!
這就是人心!
等楊廣離開神都,前往維揚之地,帶走的是甄氏母子三人,徒景宸一直得到的消息就是陛下和甄氏母子相處的如何如何地愉悅,興致盎然!
他雖然留在神都監國,可是心中那叫一個憤恨啊!
再看著母後的黯然(腦補不是個好習慣),徒景宸的心情更加抑鬱,一點也沒有了之前的竊喜,要知道,監國的一般可都是欽定的繼承人啊。
可是按著現在的情況來看,隻怕是皇父將自己當成了他手中的牌麵了,至於其他,隻能是自己一廂情願罷了。
徒景宸的心裏逐漸地有些扭曲了,隻是他,當然還有楊廣,都沒有察覺罷了。
從江南回京之後,楊廣倒也是真實地在感慨“奉聖夫人”的做法,甄家老太太果然是個女中豪傑,而且他覺得自己累了。
當然了,吏治清明,天下太平之後,楊廣一般都是采取禪位舉措,自己離開京城去天下遊蕩去,對於自己教導出來的繼承人,他哪裏會不放心呢?
所以順勢而為,水到渠成地成為了太上皇。
為了表明自己並沒有幹涉徒景宸皇權之意,他也第一時間從神都搬到了京郊的行宮,可惜的是,徒景宸和大臣們並不這麼想啊。
上皇這是在做戲!
在給朕施加壓力!
嗬嗬,楊廣還真不知道徒景宸到底是怎麼長大的,心思這般地複雜。
好在他是真的不知道,徒景宸前二十幾年的人生,看似風光無比,可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戰戰兢兢過來的,一步走錯了,萬劫不複。
要說這皇子們過的都是這種日子啊,誰不得小心翼翼,精心籌劃啊!
可問題恰恰就出現在這兒了,徒景宸身邊有個奇葩兄弟,老十。
老十雖然也是個聰明人,可是人家從小兒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旦少了束縛,老十活的那叫一個肆意張揚。
弄個戲班子,編幾出戲,包養個戲子,揍上幾個紈絝子弟,提籠架鳥兒,吆三喝四的,成天招惹的禦史們彈劾啊,彈劾啊,彈劾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原則)的,可是皇父偏偏就不理會,這頭兒將老十叫過來,在朝臣們跟前罵上一通,罰上幾個月的俸祿,這就算是給各方的交待了。
可是一轉頭呢,知道老十愛吃甜的,禦廚啊,各種貢品啊又賞下去了。
這不是擺明了皇父的態度麼?
至於老十,他還能有改進了?
繼續著自己丟兒郎當的日子,而且隻要彈劾了自己的禦史,老十就是個瘋狗,您千萬別有任何破綻,要不然,這位層出不窮的手段,總要將你弄出朝堂才行。
從老十的惡作劇上的創意,徒景宸其實就知道老十是個聰明人,而且靈活多變,可是他還是放心的很,老十的名聲太臭了,皇父是絕對不會讓他登上大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