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來了,父子倆還要彼此較勁兩句,到了最後,忠順自然會選擇認輸,這是應該的,自己就應該讓著皇父,老小孩兒,可不就得哄著來嗎?
楊廣可不知道忠順的心思,隻覺得這孩子孺子可教也!
造成了這種偏差,倒也讓人哭笑不得。
一直休眠(裝死)的係統總算是再次啟動了,楊廣總算是覺得人生中的缺失圓滿了起來,盡管自己現在做事兒都不用什麼外掛了,可是有係統陪著,總是心裏踏實一些的。☆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係統啟動之後,楊廣變的更加的高深莫測起來了,別說是朝堂上,就是全國各地,一旦有點兒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能率先地得到消息。
這種高深莫測之感讓徒景宸差點兒忍不住崩潰了!
好在皇帝現在是真的沒有要插手朝政之意,所以徒景宸盡管有所防備,可也沒有到了要你死我活的地步。
皇帝想什麼,楊廣現在算是徹底地不在乎了,他現在就等著看征討茜香國的結果呢。
戰事的進展幾乎三兩天朝堂上就能得到八百裏加急的奏報,從之前的神采飛揚,智珠在握,躊躇滿誌到現在的遲遲疑疑,進度不安,朝臣們心中那叫一個著急啊。
可是這奏報畢竟是落在紙麵上的東西,具體到底是個什麼狀況,大家都有些摸不清頭腦,可是戰事進展不利,這是肯定的了。
可到底是為何呢?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兒,準備不足,情敵所致(呃,一下子,八個字了!)
大軍南下,北人和南人的區別就顯示出來了,自打過了秦淮之後,這空氣中就帶著一股子水氣兒,冷風襲來,隻覺得這潮氣直直地往人的骨頭裏鑽。
這才是多咱的氣候呢?
不過是初秋罷了,這日子怎麼這麼難熬啊?
這還不算完,越是往南走,越是陰雨連綿了,想要騎馬走路,越發地困難起來,正兒八經的士兵們已經坐船走了,可是這指揮官們滯後了。
南安郡王雖然是個膿包,可也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啊,大侄子,你們啊,就慢慢地在後麵吧,世叔我先走一步了。
南安郡王帶著自己手底下的精兵們走了,留下了勳貴子弟們和糧草輜重在後麵,慢慢來吧。
可惜的是,到了瓊、越之地之後,他又麵臨著另一個問題了,這大部分士兵都是北人,這水戰可要怎麼打啊?
雖然他很自信地立了軍令狀,可現在慌張了,該怎麼辦?
好在士兵們大部分已經習慣了船上的生活,隻是離著打仗還缺那麼點,能怎麼辦?訓練吧,將北方來的兵卒們打散了,和正統地水師們一起操練再說吧。
這裏他還算是信心滿滿,可是勳貴子弟們告狀的信箋差點兒將自己家長輩給急死了,這麼不靠譜的主帥,自己到底當初是怎麼昏頭了就將自家孩子給打發去了戰場呢?
現在著急、後悔了可該怎麼辦?
所以說,趕緊地補救吧,朝堂上關於換主帥的呼聲四起,可是臨陣換帥,這本就是大忌,再者說了,還有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辭呢。
關鍵時刻,徒景宸頂住了壓力,堅決地給了南安郡王最大的信任,他相信,即便是戰敗了,肯定也不會太慘的,南安郡王雖然聽著草包了一些,經驗少了一些,可是將門虎子,總有過人之處的,再者說了,他並不是沒有後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