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掌控學田也分什麼程度,對於書院來說,全權接管自然是最壞、也最無法接受的結果,他們頂多能接受朝廷派個監工,或者書院方起碼掌控學田事務上的大半權利,不然就真的淪為朝廷的附庸,與其他官辦書院無異了。
皇帝自然是想完全將學田握在自己手裏,但他也知道,這並不現實,他要真想那樣幹,就得預防朝堂上半數的臣子暴動了。
所以雙方雖然各有訴求,但都心知對方底線,欽差大人要做的,便是跟書院人士不斷扯皮,盡力為皇帝謀求最大好處。
原本若沒有李恒泰的事,雙方扯皮一番後應該就能達成協議了,但現在出了李恒泰的事。李貴妃心有不忿想拿書院撒氣,磨著皇帝將幾個自家子弟派去襄城,就是為了給書院、給周家找麻煩,私底下又像欽差大人施壓,務必要欽差大人給書院點顏色。
欽差大人倒還不糊塗,但到底礙於李貴妃威勢,不得不斷給書院找麻煩,撩撥地一眾書院派怒火鬱結,簡直是沿著書院派的底線走鋼絲兒,學田事務也一再扯皮,遲遲未能達成協議。
欽差不糊塗,皇帝也沒糊塗透頂,即便再怎麼寵愛李貴妃,他也不會一直壓著書院,因此雙方扯皮到春末時,便已經彼此有了停戰的準備,欽差大人隻等著皇帝令下,便準備見好就收。
然而,不等皇帝的諭令下來,那幾個被李貴妃派來當攪屎棍的李家子弟便出事兒了。
☆、101|7.04
李家這幾個子弟就是被李貴妃派來專程給書院派添膈應的,幹的事兒其實跟以前的李恒泰差不多,就是每天找書院人的茬,雞毛蒜皮一點事情無限上升,隻是如今還在和談階段,無論他們如何構陷,欽差大人轉身就把人放了,因此除了惹了些怨言咒罵,倒沒出什麼大簍子。
而除了找茬之外,紈絝們的任務還少不了向欽差大人施壓,讓他在學田問題上向書院獅子大開口。當然,欽差大人腦子不糊塗,依舊像處理那些被找茬的人一樣,當麵應承,轉身就把他們的話當屁放了。
除了這些之外,李恒泰吃喝嫖賭敲詐勒索的本事,也被這幾個紈絝完美繼承,襄城所有與海運沾邊兒的商戶們的錢櫃再次慘遭洗劫,就連鶴望花鋪,都因為曾出售襄荷托趙寅年帶來的南洋植物而被狠敲了一筆。
雙方和談的關鍵時刻,又剛弄死李恒泰不久,襄荷怕事多生變,也就暫且忍耐,權當破財消災了。
但不得不說,這又一次敲詐以及那些紈絝這些日子在書院攪風攪雨的行徑,著實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如今隻要腦子還算清楚的書院學子也都看清了李恒泰和這幾人的真麵目,當麵罵不得,背後卻可這勁兒地咒罵這幾人早死早托生。
不巧的是,學子們又一次聚眾痛罵時,剛巧被這幾個紈絝聽到。
都是血氣方剛的少年,結果自然是天雷勾動地火,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後還上演了全武行,打得難解難分,直到官兵來了才分開。
紈絝們自然不肯吃虧,但這幾個學生中不乏出身顯赫的,欽差大人照舊做做樣子便把人放了,轉頭繼續忙著跟書院扯皮。
但就在這事後的第二天,李家幾個紈絝出事兒了。
四個人夜歸時被堵在小巷子裏套麻袋打,最終三死一傷。而傷的那個,據說還是因為暈過去血糊了一臉,被誤以為已經死了才逃過一劫。
這個幸運兒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傅元辛狗賊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