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6章 爛尾進行曲(一)(2 / 2)

匈奴那邊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每年得花費大量的財物來讓西涼集團發展。而同時從曹操那裏敲詐過來的財富卻可以在短時間內化為經濟實力,使得黃河上區的發展進入一個飛速階段。此消彼長之下,匈奴跟曹操必定後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慢慢拉開與西涼集團的距離。

有了這些前提和鋪墊,馬超覺得謀略司隸地區的時機已經成熟了。假如自己再取得政治上的優勢,那普天之下,決不會再有可以與西涼集團一較高下的諸侯。

而馬超從來不怕漢獻帝會鹹魚翻身,且不說大漢江山已經名存實亡。即便由馬超再度扶持起來,那漢獻帝他好意思再度掌權,天下蒼生會接受這個隻能從別人手中接過權力的皇帝?

不會的,眾望所歸之下,馬超必定會順利過渡。而漢獻帝的結局,無非是禪讓之後做一個安樂王而已。

這跟以後曹丕繼位沒多大的區別,若真是有區別的話,隻能說曹丕是將漢獻帝趕下去的,漢獻帝是心不甘情不願;而馬超是在無形中慢慢抹掉漢朝的輝煌,獻帝順理成章摘掉一副無比光輝卻沉重的帽子,戴在他人頭上。這樣,恐怕漢獻帝也會如釋重負吧?

當然,此時思考這些,尚且太早。擺在眼前的,是如何踏實走好第一步:謀略司隸,取得政治上的優勢!

這也是大會的主題。

但這次會議卻相當有意思,因為這是一次相當有意義的會議,也是一次有著目的的會議,馬超自然不會將西涼集團的戰略方針毫無保留的在這個大會上討論。

按照馬超的意思,這個大會主要分三個步驟:第一,作為一次有著重要意義的會議,首先應為西涼集團取得如此驕人成績而喝彩,增強所有在場人員的忠誠度和歸屬感。尤其是讓鮮卑、烏桓這兩個民族順利接納西涼集團,並從內心當中明白西涼集團新政的目的,以及讓他們主動邁出同漢族共同發展的第一步及每一步。所以,大會的第一步應該算是激勵會和聯歡會。

這個步驟進行了三天,有回顧、有總結、也有展望,當然,也有喝酒和活動。有著先前的準備工作,這一部分進行的相當圓滿。

而第二步,就是在送走那些無關人員之後,內部人員進行的戰略方針討論。說白了,就是如何在保護好司隸地區的繁榮下,順利讓司隸地區重回西涼集團溫暖的懷抱。

這一步,也是大會核心的一步。作為凝結了馬超和西涼集團心血的司隸地區,其經濟和政治重要性不言而喻。馬超可不想強攻硬取,最後逼得曹操狗急跳牆,玉石俱焚。那樣的結果,是馬超不能接受的。

大會之上,所有謀臣武將都暢所欲言,幾乎將能是人想出的辦法都想了出來,甚至是神一般的主意都橫空出世。

這一階段也是馬超這個領導最頭疼的階段,因為他要從每個建議當中分析出優劣,取出可行的優點,剔除一些不安定的因素,盡量讓整個計策的失敗率達到最低。

好在,經過五天的討論,馬超跟眾謀士達成了共識:將從經濟、軍事、情報、外交方麵同時入手,緩慢謀定之後,再以雷霆之勢,迅速拿下。

這也是西涼集團慣用的策略,唯有先期準備充足,才有可能臨陣不慌,順利取得既定目標嘛。

第三步,就是合理安排正確人員著手進行決議的活動了。所幸決議已出,善後安排便也不是大事兒,基本上就是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統統都向決議這方麵傾斜,努力實現戰略方針的轉變。

做完這一切之後,第三次人民代表大會才算真正結束。

而這之後,馬超卻時常仰望西方,那裏,有他曾經失去的榮耀。

這次,馬超決心再次拿回來。無論那個阻擋他的人是曹操還是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