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附耳跟蘇子嫻說:“七殿下一直不提娶妻的事,你當是為什麼啊?”
“你是想……”蘇子嫻微訝。
雪梨一笑:“能幫就幫一把唄。七殿下若一直不提扶正,咱也不摻合。但他若提,易良媛在宮裏接的差事多了也算露夠了臉了。”
蘇子嫻斜著眼瞥她,調侃她還沒坐上後位就連六尚局帶外命婦一起操心了。
雪梨揚揚頭,不搭理她,提步往院外去,到紫宸殿用膳。
有日子沒專程跑去“吃禦膳”了,不過最近謝昭非得逼著她去,怕她忙起來就不好好吃飯。
——雪梨心說她才沒那麼傻呐!越忙越容易餓好嗎?她最近食欲都可好了!
不過這樣也好,她還可以借著吃飯的時候跟他說說正料理的事,免得耽誤他其他時間。
到紫宸殿的飯桌前一坐下,她就看到麵前最近的四樣果然又都是葷菜。
清蒸鱸魚、粉蒸排骨、珍珠圓子,還有個紅燒牛肉。
遠一點的菜是半葷半素的,比如茭白炒肉和魚香肉絲。
全素的菜就離她遠遠的了。雪梨每每往這兒一坐,“多吃點”三個大字就和肉香一起撲麵而來!
她瞥瞥謝昭,夾了一塊粉蒸排骨來吃。外麵的米粉軟糯可口,沾了濃鬱的排骨香,又並不膩嘴。裏麵的排骨是提前醃製過的,每一絲肉都入足了味道,肥而不膩,鮮嫩下飯。
☆、第177章 茶蛋
二人邊吃邊說,將這幾日查賬查出的事說了個大概。因為是剛開始,查出的錯漏還不太多,雪梨就隻說了一個明顯不對的:“建正十三年,尚服局的茛紗和茛綢總共有二百四十匹左右對不上號。乍看是沒問題的——年中時從允南收了一千三百七十匹,年末時各宮共取走一千二百一十二匹,還剩一百五十八匹。但實際上,搭著各宮的記檔細算那年的茛紗茛稠進出,把嬪妃女官們做衣服和領去賞給外命婦的都算上,總數卻有一千五百多匹——比貢進來的量還多。”
竟是多了不是少了?
謝昭初一句腹誹,陡然目光一厲:“哪年?”
“建正十三年。”雪梨道。
建正十三年,允南的茛紗和茛稠……
皇帝驀覺心中被狠狠一擊,仿若有一縷嘲弄聲與這狠擊一起灌入心底,嘲得他無地自容。
那會兒他還隻是先帝的皇長子,連太子都不是,可他記得那年的那件大事。
自建正十二年開始,以養蠶紡紗為生的允南一地鬧了從未有過的蟲災,大批的桑樹遭蟲蛀而死,養蠶所用的桑葉也跟著銳減。
到了十三年時,這災就已逼死了許多了人了。
為此,先帝在撥款撥糧的同時,還差了人去以往年十倍的價格收購茛紗和茛綢——那年的絲不僅少,絲質也略顯遜色,連賣都不好賣。
收來的絲綢,大部分以賞賜之類的名義撥給了官員們,精挑細選之後質地尚可的一千三百七十匹就貢進了尚服局。
謝昭記得當時見到嬪妃們看那些料子,母後說過的一句話是:“物以稀為貴,這一千多匹上乘的,今年在市麵上隻怕能翻出幾十倍的價錢來——這也就是陛下收了進來,若不然那幾十倍必是奸商環環牟利,落到允南的錢未見得能有多少。”
因為這句話,他記住了那年的事。但他沒想到,有人敢在父皇眼皮底下做“環環牟利”的事。
——從一開始就少記檔的二百多匹,不用想也知是扣在當時掌事的宮人手裏了。記了檔的領完了,嬪妃再想要,必定也是要斥巨資的。二百多匹上等的茛紗和茛綢,別說翻幾十倍是什麼價了,隻消得有個三倍五倍,都是個不小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