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的時候,心情還算不錯。
雖然對被康渣撇到另一艘船上的宜妃有那麼點不好意思,但三個兒子帶出來倆、附贈兒媳孫子一路相隨的宜妃表示,她樂得一路有兒媳服侍、有兒孫環膝,還懶得去康渣那兒奉承哩!太後那兒是因著老太太撫育五阿哥時真心誠意、多年來對翊坤宮也親近有加的緣故,至於康熙那兒?
反正有寶貝格格和弘亙在,縱然老九家隻是個女兒、老五家更不爭氣的都是庶出,她翊坤宮的孫輩不說在康熙麵前能得多大臉,也總不至於會失寵到給奴才們冷待了去。
宜妃對此表示很滿意。
於是賈嬌嬌也就心安理得地將康熙看做自家老周、而不是隔壁老王,即便這個老周稍微有點惡心人,但惡心著惡心著也就習慣了,左右康熙出巡前滿口胡謅,真出行了雖也沒錯過美景美食,可對國事民生倒也盡心,再有那一波一波又一波的官員求見拜訪,還要接見什麼鄉老才子的,忙了個不亦樂乎,在賈嬌嬌麵前惡心的時候也沒那麼多,她正好左寶貝、右弘亙,玩(or吃)了個心滿意足。
就是有那麼些風味美食吧,有時候還真的就要擠在那些小攤前,現做現吃的味道才是最好的。
讓底下人買回來的,哪怕是讓底下人家做吃食的老字號連廚子帶器具包食材都一模一樣搬回船上現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烹飪人摻進食物的心情”在作祟,總之,吃著多少有點不是那麼回事。
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呢!
賈嬌嬌心有不足,少不得在和幾個小的玩鬧時就帶出些話風,將當街吃小吃的美味度形容多一倍不止,可憐這幾個小的也就是寶貝有賈嬌嬌這個不靠譜的額捏帶著,打小兒就常能在京城中走街串巷尋美食挑小玩意兒罷了,其他的,便是如弘暉那樣住在宮外,聽著仿佛出入方便些的,也禁不住年紀小家教嚴,哪個嚐試過在小攤子前頭就舉著碗吃東西的?
那可是妥妥要給他阿瑪的冰渣糊一臉的不規矩好嗎!
如弘亙那樣的,毓慶宮的寶貝嫡阿哥,即便太子妃後頭又得了一女一子,弘亙也絕對是最加固毓慶宮地位的那一個!
他挑的那般好生日,與當今萬壽同一天生辰的,別說皇子皇孫裏頭,就是現今宗室裏,他也是獨一份哩!
他又是諸多嫡出皇孫裏頭最年長的一個,甚至除了他自家的庶出長兄弘皙阿哥,皇孫裏頭就是他老大,再加上一個毫無疑問福晉之中賢惠第一人的額捏——
太子妃在這種情況下都沒有打壓庶子,反而盡心盡力幫著調養身子、教養德性,硬是將一個早幾年一直給禦醫明示暗示養不大、不好養的先天不足庶子養成了如今能跟在四阿哥身後學著處理戶部事務的健康少年人,如今據說還很是盡心盡力地為庶長子相看媳婦……
雖然這種做法賈嬌嬌很不能理解,更有些人或者嘲她做作、或者笑她傻,但太子妃如此作為,在康熙心裏那是十分給太子和弘亙加分,就是在太子心裏,也是極給弘亙加分的。
可憐就是分數加得太多了,弘亙要說給關在宮裏頭倒也不至於,康熙打他出生那一年起,每回去暢春園都不曾落下他,就是去年北巡的時候,都不管這孫子腳都踩不到馬鐙上呢,一樣要打包著去炫耀。
但弘亙去的地方不少,自由度卻委實有限,別說親自站到人家小攤子前吃食,就是買回來了,沒經過三五輪驗毒,都很難吃到他嘴裏呢!
大概也就是小十五小十六有那麼點兒經曆,畢竟是阿哥,卻又隻是爭啥都爭不上的漢妃所出小阿哥,康熙說是寵著這倆小兒子也絕對比不上寵寶貝、更不可能因寵非公,與兄長們啥威脅都算不上,就連太子這樣早些年幾乎眼高於頂的,都因著迷夢中他“汗額捏”的叮囑在,也很樂意體諒一下他汗阿瑪的心情,如今對兄弟們都越發好了,就是和大阿哥還是慣性的不和睦,卻也再不肯為針對而針對的使陰招,偶爾胤禔招惹他招惹狠了,他也不過挑些小事和康熙明著哼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