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238)重劍無鋒(2 / 2)

於是為了自己前途,家聲郡望,李鴻章非得拚命做事不可。張華軒的脾氣他很清楚,用人辦事,取的是以能力為主,早就有消息,浙商胡雪岩替張家料理‘私’產和淮安不少商務,現已經有風聲出來,新內閣的商務衙‘門’大臣,非此君不可。

以一個普通浙商,拚力巴結差使,人品據說也不如何,居然也能做到大臣,胡家祖墳當真是冒青煙了!

想想大明沈萬三,捐助大明南京城牆,太祖還要拿他逮問是何居心,破家也消不得災,最後落個充軍雲南煙瘴地麵的下場,這人生際遇之奇,有什麼說得!

李鴻章再不耽擱,翻身上馬揮鞭,向著三河尖中軍鎮駐紮的地方飛奔趕去。

他是堂堂地淮軍將軍,而且是實際負責的副總鎮,所以儀衛甚多,現下比不得在淮安時,將軍很多,而且是在大帥眼前,張揚不得。而且又是在戰場上,索‘性’就用足了儀衛。整整半個隊一百多人的馬隊跟隨著他,其中有他的護衛,也有從總鎮那邊借調而來地,總之這一帶已經是和撚子的勢力犬牙‘交’錯,萬一出了‘亂’子可不是好耍的。

當天早晨天‘色’‘蒙’‘蒙’亮就起身趕路,到了八九點鍾光景已經奔出一半路,因戰馬不能這樣持續急馳,並又停下歇息了兩刻鍾光景,各人吃些隨身攜帶的幹糧,吃點軍用水壺裏的存水,然後又繼續趕路。

下午點把鍾光景,已經與中軍鎮的哨探遊騎接上了頭,於是一路遞鋪急傳,知會中軍鎮的兩個上官前來迎接李鴻章。

向例中軍鎮與撚子‘交’手,也一定是大家互相吃罷早飯,然後中軍鎮四麵撒開遊騎,總歸以百人左右一小隊,四處掃‘蕩’,這幾天來,撚子已經很虧了些虧。這樣的打法,原本是撚子對付官兵所用,而現下這一支騎兵當真是難惹。論騎術,比撚子隻強不弱,論勇悍,皖北漢子雖然勇悍,似乎也不好意思說中軍鎮地勇武不及撚子,隻怕認真比較起來,中軍鎮地軍爺們的悍勇之氣遠在撚子之上。

這就不能不讓人沮喪了。撚子與淮軍也不是沒有‘交’過手,在眾多大掌旗看來,撚子吃虧就吃在槍械不‘精’上,如果不然,當初也不會被淮軍趕出皖北,流落到河南來。而當初藍旗與淮軍第一戰時,淮軍主力全在,連現在難得出帥府轅‘門’地張大帥,也在隊中。當日一戰,撚子突然衝出密林,淮軍很吃了一些虧,雖然說不上會敗,不過也是陣腳大‘亂’。

這樣一來,眾撚首對淮軍的火器之‘精’當然沒有話說,不過論起勇武和訓練,他們倒是沒有覺得淮軍如何強勁。

就是有這麼一點不服氣的勁頭在,所以眾撚子一直下不定決心投降。

現在可好,淮軍別的鎮且不說,中軍鎮的勇氣和悍勁也在撚子之上,而馬上互搏,似乎中軍鎮的軍爺們的刀術也更加漂亮實用一些,這還且不得,馬刀遠比撚子的武器‘精’銳鋒利也不必提,僅是這些軍爺們手裏的那後膛七響馬槍,就足夠撚子喝上一壺了!

兩三千撚子,挾槍帶箭,呼喝向前,人家不過是百人小隊,隔的老遠就開始放槍,眾人原本以為槍聲一響之後,總得重新上火‘藥’,裝鐵子,誰知道這槍聲居然劈裏啪啦響個不停,隔著幾百步遠,就有不少撚子被打落下馬!待眾人膽寒心驚,好不容易損耗甚多人手之後,誰知道人家居然並不後退逃走,利用槍械繼續‘射’擊,而是‘抽’出馬刀,各人呐喊一聲,就這麼一百人橫衝直撞,殺入撚子隊中!

先是後膛槍的打擊,然後又是這般強橫的表現,撚子們早就慌了神,而接戰之後,中軍鎮的騎戰之法經過長期訓練,而又在河南大砍大殺‘弄’出一身的強悍殺氣,整個軍鎮已經驕狂之極,根本不把撚子放在眼裏。一百人揮舞馬刀,橫砍豎劈,一時間撚子隊內‘雞’飛狗跳,手中的鐵矛長槍之類,近身馬戰,根本不如馬刀便利,不過幾息功夫,撚子騎隊就被砍散,開始潰敗奔逃。

撚子一逃,中軍鎮自然也是打馬窮追,然後馬力之內,又砍得撚子鬼哭神嚎,待追不上之後,中軍鎮的騎兵們從容住馬,卻又繼續打槍追殺。

一場好殺,撚子們聞風喪膽,此後遇到淮軍的百人騎隊,哪怕十倍兵力,也不敢上前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