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飆升的收視率裏麵,有一大部分,都是由林靜好帶來的。
其實最後的比拚結果並沒有出來,一開始合同上麵就有說明,也是需要觀眾參與的,但是沒想到會這麼火爆,本來隻是想單純的等到最後加上投票就可以了,也沒有準備在把幾個人請回來還是怎麼樣,但是現在看來,好像這樣是不可以的。
也不是不可以,這樣太吃虧了。
你看看現在這個人流量!
這個時候如果不抓緊一點找機會,要等到什麼時候在賺一波流量呢!?
你都不知道收視率現在有多高,簡直就已經快要創新了,現在台裏麵特別重視這檔子節目。
別的不說了,就說那個好記蛋糕屋的什麼林靜好的,真的有那麼好看?比電影明星還好看?
管她的呢,反正她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吸引人了,觀眾的來信她的粉絲占一半,請回來請回來,把最後一期給錄了。
其實對方有猜到,林靜好可能不太會同意,畢竟她曾經都不算是特別願意參加這個節目的,節目組也是知道的,所以才派了人去遊說,並且答應再最後一期節目裏麵,酬勞翻倍,翻好幾倍!
林靜好:……
她本來不是一個很難說話的人,其實酬勞也並不是太放在心上,隻是不太想再繼續拍攝,太耽誤店裏麵的生意了。
可是禁不住那邊的哭腔,好像請不到林靜好,連工作都得丟,於是林靜好隻好同意下來,不過也和對方說好了,時間有限,就錄製半天。
其實就是補拍一下最後的部分,最好再能來一個手藝上麵的小驚喜,其他的並不是很重要,節目組這邊自然也是給林靜好吃了一顆定心丸,讓她放心,盡量不離開省城。
就算離開,也會很快回來。
於是林靜好隻能認了。
她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節目組求爺爺告奶奶的也想讓她再回去補拍一點,而且這一次,連化妝師都準備好了,不知道到時候小姐姐補個妝,出來是什麼樣的?
她完全不知道,她隻想安安靜靜的做吃的,結果一個不小心,靠臉紅了,除了她的臉,還有她家蛋糕的臉,早就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了。
外麵已經炸鍋了,尤其是央視欄目組的信箱。
所以那個聯係林靜好的人是一點點都沒有說錯的,信箱真的爆炸了。
別的不說了,裏麵簡直已經被鋪天蓋地的信塞得滿滿的。
同城的一些人是自己來的,每次恨不得塞上十封八封,為了逼真,還特意在上麵貼了郵票,既然已經貼了郵票,就不可以算空票哦。
反正寫了很多個地址,都是朋友的名字,他們要小姐姐拿第一!不管就是不管!
當然,那些朋友也都是真心喜歡小姐姐的,並不在意這些人私下裏麵運用了一些手段。
但是央視很苦惱啊!
本來隻是想隨便數數,然後到了最後,在他們基本票數的基礎上,每個人在多加五百,顯得觀眾比較多的樣子,現在看來是不用了,根本就已經數不過來了。
而且這些人真的不是單純的投票,投票之後還會提額外的要求。
比如:小姐姐本人也那麼好看嗎?
央視負數票的人:我不知道啊,我也沒有看過。
又比如:你們不覺得小姐姐以外的人比較多餘嗎?
央視另一個負責數票的人:說實話我也覺得,我也喜歡小姐姐,但是節目組大概不覺得比較多餘。(微笑)
還有這樣的:能不能不要每次到了關鍵地方就開始換鏡頭?我們真的一點也不想看白菜粉條豬骨頭,清放回我們小姐姐手中的薔薇花好嗎?
數票人:我不是剪輯,我說了不算數。
當然這些人也隻能在心裏麵暗暗的回上一句,要是讓他們一個一個回信,還真的沒有那個時間。
這一期節目播出之後,反正收到的信那是絕對的翻倍了,每個人都等著下一期能夠多一些林靜好的鏡頭,有些人是想看小姐姐的顏,也有人是想看蛋糕,都不太一樣。
要說小姐姐長得好看吧,那是沒錯的,確實如此,但是除此之外,她做的蛋糕真的一點都挑不出來毛病,第一期采訪客人裏麵,就有采訪到,說小姐姐做的蛋糕很多都是婚嫁的,還有生日的,那些都是定製的,特別好看,就好像第一期節目裏麵那個神奇的蛋糕一樣,可以做出來各種各樣的。
還有一個客人,拿著小姐姐當時畫的模子給鏡頭看,看完之後特意說,做的一模一樣,真的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是自己的城市也有這樣一個小姐姐就好了。
濱城這個名字,算是在這些腦殘粉的腦海裏麵刻印下來了。
其實她本身不排斥這樣,所以在後麵傅川和她說的時候,她也不覺得有什麼。
上節目本來就是有私心的,如果說一定要上,賺流量在所難免,觀眾是吃不到電視機裏麵的東西的,但是可以看。
西點除了口味之外,外表本來就是很重要的一層,不說是西點,而是所有的類型,都應該是如此。
口味隻是堅定一道菜的一個標準,並不是唯一標準。
外表,擺盤,留香,材料搭配,這也是都是很重要的環節,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她在學習的時候,就天天被老師洗腦的原則,原則不可破,要好好的堅持!
她相信,如果真的有人是靠外表來的,那麼吃過之後,也會變成常客。
這就是自信。
不是她過於看高自己,要是放在後世,也許真的沒有這份信心敢說這麼自大的話,手藝好的人遍地都是,但是放在這個年代,確實多有不同,而林靜好也從未讓大家失望,讓自己失望,次次都能夠做到最好
隨著節目的越來越火爆,林靜好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濱城本地的,隻要有空必定會過來,下麵市級的人稍微得空了也會往省城跑,隨著節目的火爆程度,結果不小心,跟著火起來的,是這一條街。
濱城算是半個水城,本來就是風景至上的城市,尤其是省城,建設起來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這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汽車尾氣,其實空氣和市裏麵差的不多,就是人多一點,熱鬧一點,但是現在已經開始有很多進出口的店了,就是特別貴,賣的東西也比後世少罷了,但是要是說起來生活水平,其實不隻是簡單的飛躍。
這一點林靜好深有體會。
從八十年代一路走到九十年代,她是徹底的看到了人民享受意識的加強,也徹底的感受了到了,現在的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從蛋糕店那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價來看,並沒有阻擋住他們的腳步。
依然會從省裏麵四麵八方的地方趕來,日子在一天一天的過好,不隻是她,而是大家。
這種變化,讓她打從心裏麵覺得舒坦。
每天就在店裏麵忙碌,然後等著節目組那邊通知。
全靠這一個節目,央視算是徹底把節目給辦火了,別的就不說了,沒有想到,竟然最後節目能夠火爆到這個程度,也是讓央視自己差點小巧了自己,第一檔綜藝節目,就這樣崛起了。
而且崛起的模式,也是讓人有些不能理解。
竟然是靠著一個賣蛋糕的小姐姐嗎?
不過沒有關係,央視內部人員也是非常喜歡的,雖然觀眾不知道,但是其實林靜好的鏡頭在第二期的時候,就已經加量了,隻不過不能加的太明顯了,畢竟其他幾個人也是要有的,也就是比別人平均多出來五到十分鍾,如果不是細算的話,其實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但是要說再做多一點出來,那也是不可能的。
否則到時候被人投訴怎麼辦?
他們可是央視啊!
想到這裏,反正最終也就是這樣了。
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林靜好就開始改變了策略,因為本身店裏麵的東西就有限,她對收徒吧興趣不大,因為時間上麵要付出很多精力,而且這些原料也不是那麼好找的,再加上複雜,其實她不能確定有多少人能夠堅持下來,林靜好本身對於西點的學習,都是進行了好幾年的,雖然後麵也是開店學習,但是卻不能停。
還有關於自己的研發也很重要。
她不能確定,現在會有人有那麼大的心思,來學習這個。也不能確定自己會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教別人。
幹脆進行了別的調整,那就是根據日期來決定賣什麼,就是把特供的形式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