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想聽眾們的想法
雖然你聽不見,但聽演講時聽眾的思維卻在不停轉。要想讓演講精彩絕倫,你不僅要拿捏好聽眾在現場的所見所聞,還得對他們的思維產生影響。
聽眾們可能會想,“天啊,他真煩人!這些廢話什麼時候才能嘮叨完啊?我想回去了。”或者“真像個穿著套頭衫的白癡!這家夥肯定找不著對象。”又或者“盡是些沒用的廢話。我隻覺得外麵天氣好,你來到這裏高不高興,管我什麼事!接下來的演講很可能無聊透頂。”
而有些聽眾可能會這樣想,“嗯,挺有意思的,故事裏的人物接下來會怎麼做呢?”或者“你是怎麼碰到校友的?”,又或者“那天你怎麼想到要去地鐵站呢?”
雖然這些問題和想法可能大不相同,但你要知道他們會不停地閃現在聽眾腦海裏。
你不僅要意識到聽眾們會去思考一些問題,還要想好他們會問哪些問題。
要想知道你的演講會誘發聽眾思考哪些問題,就得問問自己:“如果我是聽眾,我會不會對這場演講感興趣?就這一個觀點,我會問些什麼問題呢?我想要知道些什麼呢?我又會對哪些內容產生疑惑呢?”
恰到好處的問題會讓聽眾對接下來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感。
好故事應該是這樣的:能夠在聽眾腦海裏不斷引發出新的問題,給出已有的問題的答案,還能讓聽眾們一直好奇下去。
如果不提問以引起聽眾思考,他們就會打開手機查看郵件,想著家裏的事情或是盯著鍾表,隻等著你的演講快點結束。如果聽眾腦海裏什麼問題也沒有,說明他們興趣索然,也意味著演講已經結束了。
好故事會引人思考
試想一下:在演講最後的問答環節,你問道:“大家有沒有問題?”而台下沒有人舉手提問,隻是一片沉默,那這是不是就表示聽眾對所有內容都了然於心,你在台上的表現非常出色呢?
不是這樣的,這隻能說明一件事:剛才沒有人聽你講話,也沒有人對你講的內容感興趣,你的演講是失敗的!不僅問答環節很失敗,演講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如果聽眾沒有問題也沒有質疑,那就表示聽眾沒有注意聽,也對你的演講不感興趣。
每次你上台時,聽眾都會有同樣的疑問:“我幹嘛要聽你講話?我能得到什麼好處?”隨後,故事一層一層鋪展開來,這些問題就會隨著你講的內容而改變。
故事要得讓聽眾的好奇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帶著一些疑問,比如:“他們是怎麼認識的?她為什麼會嫁給他?他接下來會有什麼舉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