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升官(1 / 2)

******對鍾叔一家如此奇遇感慨不已,寶府的下人卻不以為意,要他們說,他們老爺的傳奇經曆,不知比鍾叔一家的事兒,令人驚奇多少倍。

******的小廝,當然已經換過了,這個沒有鍾叔的孫子有眼色,就是很愛說話,******這些天不好去打擾鍾叔,一個人難免有點寂寞,這個小廝有問必答,不問也答,倒讓他沒怎麼覺得冷清。

“巴老爺,你知道我們老爺是怎麼當上官兒的嗎?”

“他姐夫幫忙的唄。”

“那時我還小,還是聽我爹說的。老爺從歸化城裏回來,圖大人就幫老爺弄到了圓明園八旗護軍營,是個營蘭翎長。圖大人是雍正皇上跟前的紅人兒,他去求人,才這麼小的官兒,實在是我們老爺都沒有正式拜過先生讀書,從現在的傳言上說,就是那位鍾爺教的老爺讀書。不過,我們老爺卻拜過師傅學武,那功夫我可知道,高著呢。聽說他在皇上跟前比武贏了,皇上特別青睞,讓他去了善撲營。”

“在皇上跟前比武?”******奇怪地問,他怎麼不知道有什麼比武大會是皇上親臨的,小廝也說不清楚,他隻是強調得說:“我們老爺去善撲營,就是皇上欽點的。”

後來,李剛去看望******,******問起此事,李剛咧著嘴笑起來。

原來有一次,雍正皇帝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累了,讓他貼身的侍衛演練武藝給他瞧著解悶,有個侍衛給皇上諫言,每次都是他們幾個,皇上許是瞧煩了,不如到護軍裏找幾個會武藝的,和他們對搏,出點新意,皇上點頭,讓一個小侍衛去挑人,就挑上了李剛。

李剛看到小侍衛讓他進圓明園,就知道來著不善。原來,李剛就在圓明園外麵的大門口守衛,雖然還是個九品的官兒,但在這裏,九品官兒,和士兵差不了多少,隨便一個低等的侍衛,就是五品六品的,李剛當然不會有人看在眼裏。

皇上不來圓明園,那裏留守的侍衛就沒事幹,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一下武藝,有個小侍衛,想做出個兔子搏鷹的動作,無奈不論怎樣努力,也出不來那靈巧勁兒,李剛在大門外瞧了多時,忍不住嗤笑了一下,那小侍衛和教他的師傅,兩人都聽見了,他們朝李剛望過來,臉上的表情,很是憤懣。不過,剛好有太監過來傳信,讓準備接駕,大家就各忙各的散了開去。事情過去了好些天,李剛都幾乎把這事兒忘記了,小侍衛神氣活現得過來,指著李剛和平時與他交好的幾個人,說是皇上讓進去。

皇上身邊的小太監,給李剛幾個,講了為啥他們進來,李剛的幾個朋友,臉兒馬上都綠了,他們不像李剛,有功夫,本來都是通過門路進來混差事的下五旗子弟,這現在和每日練習武藝的侍衛們過招,不是給人當沙袋的嗎?

有句話叫天塌下來大個子頂著,李剛的確是這幾個中最高的,準備獻藝的侍衛,好像是不經意的,指著他,讓他先下來。

李剛好整以暇,脫了外麵繁瑣的官服,裏麵卻不是一般人穿的那種褻衣,而是棉布對襟褂子和練武人常穿的燈籠褲,讓雍正的臉色一變,目光由散漫變得專注。

下場的侍衛,也收起了小覷之心,不過,他還是覺得,李剛最多也就是打打拳鍛煉鍛煉身體而已。

和李剛搏擊的侍衛,似乎比較擅長摔跤,他一上來就拉住了李剛的胳膊,兩人較力,他突然發動,一個背摔,李剛飛起來,穩穩落了地,不過,按侍衛並沒有鬆開他胳膊,調回頭又把他摔了回去,周圍的人全都鼓起了掌,為那侍衛的利落勁兒,不過,李剛看著身形瘦削,但肌肉結實,身量還挺重的,侍衛這麼摔了他兩下,累得開始喘氣,但李剛依然好整以暇,他胳膊已經抽出來了。在一邊穩當當地紮著馬步。

侍衛又撲了上來,雍正帝也是會武功的,見這情景,忍不住說了一聲:“笨!”他的話音還沒落下,李剛一個順手牽羊,侍衛已經趴下了。

堂堂皇上貼身侍衛,鬥不過護軍營一個九品的營蘭翎長,侍衛們臉色凝重起來。他們見雍正饒有興趣的樣子,知道這時還需要有人下場。

這天當值侍衛中,武功最好的二等侍衛慕大人,收拾了一下身上的衣服,過來對李剛一抱拳,就拉開了架勢。這些侍衛,全都是滿人,架勢拉開,都差不多。不像李剛,他跟著******流浪在南蒙時,經常參加當地人的摔跤比賽,還拿過好幾次第一,回來後,跟著滄州師傅,練得卻是漢人的武功,兩種風格完全不一樣的搏擊方式,他都學得像模像樣,練習的時間久了,這兩種武術,在他身上就融會貫通起來,再加上他身手靈活,個子高,力氣大,和今天這些完全練滿蒙武術的人比,就多了些招式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