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沉睡中醒來(2 / 2)

唔,當然爆破愛好者也是過去式了。

選擇這裏棲身的原因很簡單:唯一一個結實點的空間。

意外之喜是空間裏麵有大量可以共搜集信息並可轉化為能量的物品,爆破愛好者留下了家具、光腦、試驗台……雖然三口不知道什麼是爆破什麼是實驗室,乃至家具光腦試驗台各種特定稱謂,隻能猜測各種物品真正用途,但並不妨礙他將他們一樣樣吞掉,化為能量。

連同熱輻射,一並可以吸收。

橫豎在這個空間裏也沒有其他雙足生物,不會造成誤會或者恐慌。

在一片漆黑中,三口走過去準確無誤地抱起幼崽,後者自動自發往他懷裏紮,摸索到胸前半球之一,叼住半球上的突起拚命吮吸,努力吸吮。

三口全身的衣物覆蓋率為零,也難怪他輕而易舉就吃到了奶水。

這兩個半球豐盈沉重,行動之間晃裏晃蕩很是礙事,三口皺眉,但是既然模擬了死去的雙足生物——那個紅發女人的軀體,就一定要每一個部分都模擬到位。

——況且這還是雙足生物未成熟個體的唯一食物來源。

三口覺得隱痛,更多的是癢酥酥的,他可以認定這個器官的作用不僅僅是產生嬰兒食品。

雙足生物真脆弱,真麻煩。

三口感歎,在他一邊吞噬紅發女人肢體,在體內將血肉轉化,再產出嬰兒食品的時候就這麼認為了。

但是他也很清楚另外一個規律,越強大的生物,在幼年就越弱小。

看來雙足生物成為了星球的主宰,而不是之前站絕了星球大半江山的厚皮生物。

三口尚且懵懂,還不知道他所謂“雙足生物”早就給自己的種群作了的定義——人類,由弱小的哺乳類動物進化而來,而他之前投身觀察的“厚皮生物”各大種群,也被人類起了一個名字:“恐龍”。

準確地說,三口上個身份,是隻恐爪龍。

早已滅絕的白紀小型恐龍,高一米五左右,體長將近三米,體重八十公斤。

習性概括六個字:群居、肉食、敏捷。

備注補充兩個字:凶殘。

在恐爪龍的一個小型聚落群中,同伴稱呼他為“三口”,意思很明確,每次圍獵,他總是群落裏第三個咬上獵物要害的——種群采用圍獵以彌補單個個體個頭的不足,群居比獨居而言,有分工,更加具有社會性,所以是三口選定的觀察對象,他希望看到這個種群進化出高級文明。

然而,觀察過程被意外天災打斷。

三口是在遮天蔽日的火山灰裏睡過去的,半顆星星從天上墜落,帶來無數火紅的流星,大地受了猛烈撞擊,海水激蕩轟鳴,火山一座接一座嘶吼著,噴出熾熱的岩漿。火山灰覆蓋了三分之一個星球的天空以及半個星球的大地。沒有太陽,綠色植被首先枯萎了,植食性動物苟延殘喘,肉食性動物漸漸也變成白骨,三口的群落裏,體弱的老幼病殘毫無意外地變成強者的食物,但即使這樣也沒有堅持多久。

看著群落裏最後一名“同伴”凶狠而垂涎的眼神,三口懶洋洋和他打了一架,同伴被輕易擰斷了脖子,三口吃掉了同伴,在附近遊蕩了一圈,發現同類已經不存在了,沒有觀察的必要,他選擇沉眠。

咳咳,也叫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