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因夢而來(下)(1 / 2)

正想著,隻聽得鬱靈半是猶豫半是探究的口吻道:“我也說不好,覺得這部作品有些古怪。”

“比如說,很多樂句都相當熟悉,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D大調作品第二樂章的32個小節,還有肖邦《第二鋼琴奏鳴曲》、貝多芬《第三交響曲》,甚至莫紮特歌劇《魔笛》中第二幕第十九曲——帕米娜、塔米諾和薩拉斯特羅的三重唱的A段部分,這些都出現過。其他音樂家的著名樂段也有好多。”

“可是又不像是抄襲,”她看著大家突然來了精神,驚訝地望著她,便有些緊張,臉也紅了,但是談到了音樂又不自覺的認真起來:“如果這部作品的作者真的隻是把各個名句重新編排連接起來,那他的水平恐怕要在這些大師之上。這些樂句簡直是完整而完美的一整部作品,絲毫沒有拚接和雕琢的痕跡。”

她越分析越起勁,好像多年來壓抑在心底的那些對音樂的領悟力一下子迸發出來:“我覺得,這部作品調性變化自如,配器精心且均衡,技巧華麗但不過分誇張,浪漫風liu卻沒有放蕩的味道。既有穩重的哀傷,又有沉湎的悲情,而到了最後一個樂章,脫胎換骨的希望之感完全占據主導。”

“當然樂團的演奏堪稱完美,指揮肯定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內涵,兩相配合,讓人不得不沉淪在旋律起伏中,忘了人在何處。”她還在仔細回味剛才身處音樂包圍的感覺。

西澤冷不丁插嘴:“你講得太誇張了吧?這首曲子的作者能和史上的音樂大師相比?你不是說這是把名句串聯起來的嗎?”他有些故意顯得不相信。

鬱靈愣了一下,搖搖頭,仿佛在思索如何表達:“我覺得,不是串聯起來那麼簡單。我仔細聽了,尾聲部分還糅合了中國的琴和箏,好像還有鍾鼓聲,從曲譜看來很像明代朱權所記《廣陵散》,如果是抄襲,也不會將西方音樂和中國古曲編排在一起。所有的樂句絲絲相扣,層層鋪墊,真的沒有漏洞。就好像,就好像——”

“好像什麼?”南宮不知為何突然變得緊張,身體前傾,急切地問。

“好像原本這部作品才是最初的,所謂名句倒像是一句一句分到各個音樂大師的作品當中似的。”鬱靈講完,才突然發覺自己的話太過驚世駭俗,不自覺一下捂住了嘴。

騰!南宮一下子站起身來,臉上的表情已經不能用驚訝或者驚喜來形容。他衝到她麵前,一下子跪立在她的腳邊:“你——你真的這樣認為?!”

鬱靈倒吸了一口涼氣,身子急往後仰,南宮的突然動作令她手腳僵硬,隻憑本能向後躲開,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直聽著她發言的徐徐也沒想到南宮會有如此表現,愣了幾秒鍾反應過來,也衝到她身邊,一把摟過她的肩膀,把她護在懷裏,怒道:“阿渺,你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