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回來了還不得安寧,這位奸臣的家門口早早地圍上了一堆的官員,送禮的、請見的、打小報告的、來拍馬屁的、彙報工作的……應有盡有。

既有五相,鄭靖業拜相方五年,又有勳貴、世家、宗室等在朝,他就不能太過放鬆了——他的地位還不算太穩。

並非鄭相太無能,他拜相的時候才四十五歲,四十五歲的□常委,“年少有為”當之無愧。拜相之初就遇到前任留下的爛攤子,還頂著一個已經登基二十七年,年近六旬,寵愛新進小老婆苗貴妃的皇帝,旁邊還有一群對他的相位虎視眈眈的同僚們,哦,皇子們也在四處活動,千頭百緒之下,他能站穩腳跟、還混得讓人想罵,功力確是非同一般的。

須知鄭靖業既非世家出身,也不是勳貴子弟,沒背景沒後台的,混到現在,真是不容易得很!

鄭相的書房裏,幾位標準奸黨在與奸相密謀,意圖諂害忠良。

與想象中的不同,鄭相生得相貌堂堂,還帶著點兒仙氣。此君年已五旬,依舊風度翩翩,修眉長目,隆鼻細須,口角含笑又不輕佻,倚著個隱囊,問:“還有為難的事情不成?”

奸黨甲(抗議,我好歹是吏部侍郎,你就這樣用個代號代過去了啊?):“袁曼道還想為傅含章鳴不平呢。”冷笑。

奸黨乙(舉手,我是中書舍人啊,位置很重要的):“聖上最恨有人生事,他這不是找死?”

奸黨丙是個慎重的家夥,身為禦史想得就多一點:“傅含章這一回是解了邊患,要不是他手下有腦子發熱的失了手,叫我們做成了文章,也不至於是現在這個樣子。然而傅含意此番確是有功的,如果引起清議不滿,就不好辦了。且袁曼道素有清名,還是個認死理的愣子,人是可惡,卻沒有人說他不夠公正啊。”

奸黨小頭目:“切~偽君子罷了,”神秘地顯擺,“他要真是個守禮君子,怎麼會有那樣一個放蕩的兒子?”

袁曼道是個耿介清流,本人雖非世家,其人品卻為世家所推崇。據說此人事父母至孝,爹死了哀毀過禮、一個人奉養親媽、自己日子過得緊巴巴還要周濟親友,弄得三十歲了還沒討到老婆。

虧得人品好,因為人品太好,小夥兒長得還挺帥,被當地郡守相中做了女婿,依舊安貧樂道。人品實在太好了,賢名遠播,被當時勵精圖治的還很年輕的皇帝召過來當了官。拿著俸祿就繼續做好事,虧得老婆會持家,一家子才沒像《武林外傳》裏的呂秀才,自己餓著攢點兒剩飯去施舍給乞丐。

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是大家眼中的大好人。如果他們家繼續幾十年這樣的作風不動搖,也許又是一個新興的世家了。世家,首重名聲啊。

偏偏他有一個不羈的兒子,也許是袁曼道把袁家所有的穩重因子全給用完了,袁守誠,袁曼道大好人的獨子,才華橫溢,卻是個豪俠任氣的。調♪戲調♪戲尼姑、挑逗挑逗歌伎、跟流氓打打架、跟奸臣磨磨牙。

這位守誠公子還是個帥絕人寰的大帥哥,光看麵相就讓人生出好感來,他做事也是自有分寸,大家再看他爹的麵子,也不好與他計較。畢竟,年輕人打的不平什麼的,也是有正義感的象征,如果再有一個端正方嚴、素有賢名的親爹,在他那裏吃鱉就吃鱉吧。

前兩天,丫在路上、遇到一個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絝,卷起袖子來把紈絝連帶著狗腿子一行五人打得親媽都認不出來。袁大公子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了。

奸黨小頭目大理寺卿說的就是這件事情,這樣的案子且還輪不到他來管,但是作為司法官員,此類案件的消息是頗為靈通的。此時一一剖析,別管調♪戲良家婦女對不對,打人就是不對的。你看不順眼就要動手,要王法幹什麼?你不會打110報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