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2 / 3)

如今若周老的話是真的,秦仲歡是七王爺,那麼他真真兒的是貴人啊。

一個眾星捧月的皇子,跑去當宦官,還是大內總管。

這樣合理嗎?

秦仲歡也看出了他們的懷疑。

他不慌不忙的從懷中取出一本詔書,黃色緞麵繡五爪騰飛的龍,和李琛的藍色不同,此上麵的龍眼處染紅色,正是先帝常用的詔書式樣。

“此乃先帝詔書,上麵寫明了本王之身份,眾卿家可拿去遍觀。”說完,他把詔書遞給剛才說話的那個官員。

那人接過詔書,先掃了一眼:“確為先皇筆記。”再看內容,寥寥數字,隻是寫明秦仲歡即當年的七皇子李歡,卻沒寫為何他當年少年英才,卻消失宮中,再出現的時候卻成為了一名宦官。

七皇子李歡當年消失時已為七王爺,年十七,翩翩少年文采斐然,難得的是文武雙全切為人謙和恭謹。而秦仲歡出現的時候是二十歲,若是二者為同一人,那這中間消失的三年,他究竟去了哪裏?既然回來,又為什麼不堂堂正正的回來?又為什麼會成為一名宦官?

眾臣心中都是一頭霧水。

然而還有一些人的目光中仍然帶著懷疑。

“王爺,領兵出征乃是大事,皇上現下又不在宮中,恕臣直言,他秦仲歡的身份單憑一封詔書仍不足為信!”說話的是刑部尚書崔齊崔大人。

秦仲歡聞言點頭:“崔大人的質疑不無道理。”他轉頭,淡淡的吩咐道,“秦金。”

聽到自己的名字,秦金這才恍如初醒,急忙走上前,卻不知道該稱呼眼前人什麼,細思三番,才咬了咬牙,回道:“王爺有何吩咐。”

她這一聲王爺喊出來,讓這個身份又有了幾分可信度——人人都知道秦金是秦仲歡的愛徒,雖然是半路收的,但平日裏也是跟進跟出,護短的很。看她此刻頗為自然(裝的)的叫法,八成也是也是知道些□□的。

眾人不禁心尖兒一顫,飛快的回憶著往日裏有無得罪過這兩位公公。

秦仲歡吩咐道:“高祖留與本王的信物,你且拿出來,請諸位遍觀。”

信物?

秦金愣了一下,立刻反應過來,把那塊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玉從荷包中取出,雙手呈上。秦仲歡取走玉的時候,不知道是有意無意,指尖在她手心輕輕劃了一下。

她心頭一緊,起身重新回到李璟後麵站好。

李璟見狀,解開自己的衣領,從裏麵拉出一根紅線,紅線的盡頭吊著一塊奇形怪狀的玉,站在一邊的周太傅也適時的遞上去一塊絹布。

打開絹布,上麵畫的正是大梁國玉璽的圖案。

李璟把自己那塊放在左上角,然後把秦仲歡那塊,放在右下角。

一個玉璽被分成十塊,代表了包括先皇在內的高祖的十個兒子。為了保險起見,當時並沒有用什麼名貴的玉種,隻是挑了大梁產的最多的西峽玉秘密雕刻成了和玉璽一個樣子,再分成十份。

此事但凡上了點年紀的臣子都是知道的。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秦仲歡手上的這一塊,看似平平無奇,實際上卻代表著大梁所有精兵的調配權。也就是說,之前打發他去皇陵,也不過是一出戲而已。

他與陳紀謖的約定,正是在平定陳國內亂之後,將兩千精兵全部贈予他,當然,他隻要人,裝備什麼的,他大可以拿去找陳國的將士穿上冒充精兵。反正就是要個名頭而已,亂平了,人也沒有必要留在那兒了。

至於陳紀謖,他當然不知道秦仲歡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