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3 / 3)

“被列入黑名單就表示被認為是‘繳費狀況不良,需要被注意的人。”-思-兔-在-線-閱-讀-

“於是不能辦信用卡,也不能跟銀行貸款了嗎?”

“是。我當然大吃一驚。因為彰子說她以前沒有申請過信用卡,像她這種人怎麼可能被列入黑名單呢?”

“會不會是弄錯人了?”

“我一開始也這麼想,但可能口氣不太和緩,惹得田中也不高興。他氣衝衝地說他才不會出這種錯!”因為太過興奮,和也有些喘不過氣來,“他說不可能弄錯,還說在告訴我之前,他仔細確認過。”

最後,田中要和也去向彰子本人確認,和也聽了臉色發青。

“可是我也認為一定是弄錯人了。登錄在信用信息機構的數據,不就隻是些姓名、生日、職業和住址之類的嗎?又沒有登錄戶籍所在地,一旦搬了家,住址便靠不住了。職業也可能因跳槽而改變。光憑姓名和生日,偶爾難免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和也繼續道。

這倒是真的。事實上,本間的同事就曾經接過毫無關係的信用卡公司打電話過來確認貸款的個人資料,同事大吃一驚趕緊調查,發現根本就是一起姓名相同、連電話號碼也隻是區號不同的巧合。

“這點我懂。然後呢?”

“我沒有讓彰子知道這件不愉快的事,因為根本就是操作上的疏失。我又打電話給田中向他道歉,並拜托他再仔細調查一下信息來源和證據。我想隻要查出這些,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本間眉頭微皺。 “有那麼簡單?”

“嗯。不……”和也話說到一半便改了口,“其實無法立刻做到。對於這種疏失提出申訴,必須要本人才行。也就是說,必須要彰子去要求信用信息機構公開登錄的信息。在這種情形下,為了確認本人身份,必須經過許多繁瑣的程序。”

“你是說因為事出緊急,這些手續都免了?”

和也聳聳肩:“我以為我有權代替彰子出麵提出申訴,而且以田中的地位應該也能立刻獲得這些信息。”

但看來實際調查的結果和預想的出入很大。和也臉頰的線條緊張起來,道:“實際上並沒有花太多工夫。田中表示有事實根據,堅持自己沒認錯人,他手上有證據。”

“什麼證據?”

和也從西裝內袋掏出一張紙,看起來像是感熱紙。

“這本來是郵寄給一家大型信用卡公司——我不能說出名字——顧客管理部長的信件。田中經由信用信息中心取得這封信,然後傳真給我。”

本間接過那張紙。那是封B4大小、用文字處理機打出的豎版信件。

敬啟者

敝人受東京都墨田區江東橋4-2-2城堡公寓錦係町四O五室關根彰子之委任寄出此信。

關根女士於昭和五十八年(一九八三年)取得信用卡,之後用於日常購物、現金融資等,因缺乏計劃與對利率的無知,從昭和五十九年(一九八四年)夏天起逐漸出現每月清償費用滯納的情況。為解決此一情況,該女士擬增加收入而開始兼職,結果身體健康反而因此受損,為籌措生活費用而不得不增加借貸,又為每月清償費用而向地下錢莊借貸。以債養債的結果, 目前擁有債權人三十名, 負債總額約一千萬元。關根女士名下無任何資產,不得已乃於今日向東京